企业获表彰现场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郭代勤报道:3月9日,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成都高新区召开2016年度企业表彰大会,会议表彰优秀高新技术企业、优秀创业企业、创新创业人才,累计奖励金额达9531万元,440家(次)企业获得表彰。引人注目的是,2016年,成都高新区累计为企业兑现政策资金30亿元,为企业减负30亿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花结果,取得阶段性进展。
据悉,2016年,成都高新区实现产业增加值1436.5亿元,全口径工业总产值近3880.2亿元;新登记各类型企业28650户,各类企业数量破8万大关;新增各类科技型初创企业5200家,在孵科技型企业累计达12700家。
在原有产业、科技创新、人才三大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去年,成都高新区制定出台创新创业发展规划,实施“菁蓉•高新人才计划”,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不少企业因此受益而发展壮大。其中,全区2672家企业受益失业保险援企稳岗补贴,补贴资金达2.19亿元;帮助60余家中小企业获得风险投资5.6亿元;帮助19个项目获批国家专项建设基金54.08亿元;帮助3500多家(次)科技型企业获得低成本政策性担保贷款173亿元、信用贷款50亿元;帮助区内企业获得境外贷款11亿美元。
从1988年筹建,到如今成为一大批国际明星企业的“诞生地”,成都高新区始终坚持服务企业发展,构建起载体孵化、投融资、人才支撑、科技创新、政务服务等五大全链条培育体系,为企业腾飞“保驾护航”。
在载体孵化方面,通过打造“大孵化”创业环境,搭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多层级孵化体系,成都高新区孵化并培育出一大批明星企业。据成都高新区创新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成都高新区新增11家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新增孵化载体60万平方米;区内439家企业获得创业孵化专项资金支持,支持金额4237.12万元;微软云加速基地、腾讯西部创新创业中心、乐视云计算西部创新中心、阿里百川等一批重点孵化器项目落户。不仅如此,针对海外企业和人才,成都高新区专门打造了海外人才离岸双创基地,联合区内重点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依托其在美国硅谷、欧洲等地的研发中心,建立具有海外“预孵化”功能的国际化众创空间、海外离岸孵化器,就地引进海外人才开展离岸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在投融资方面,成都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构建起盈创动力梯形融资体系,重点破解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惜贷心理”,破解企业“融资难”,助力132家企业成功上市挂牌。目前,该平台已形成集天使投资、创业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融资顾问、改制辅导项目对接、上市路演、论坛沙龙等多种金融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服务体系。
如今,成都高新区已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截至去年底,成都高新区已聚集金融机构778家,包括银行机构38家、证券期货公司55家、保险及保险中介95家、股权投资机构444家,形成了从天使基金到VC、PE的股权投资基金产业链。
在人才引进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落户成都高新区,对研发制造、管理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去年,成都高新区实施了“菁蓉•高新人才计划”,推动建设国际人才城、建立高层次人才礼聘制度,引全球人才“西南飞”。同时,伴随人才的全球化趋势,成都高新区创新实施“柔性引才”方式,引进4位诺贝尔奖得主,引入院士及世界500强高管5人进区创新创业;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02人,省“千人计划”专家281人。成都高新区通过一系列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帮助企业满足高技术人才需求,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改革方面,成都高新区培育和推动高成长企业发展的重点聚焦在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去年,成都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探索并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改革,重点激励科研院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移权“四权改革”,打通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技企业的权益化和权益流通化“两大通道”、激发创新创业内生源动力。2016年,成都高新区专利申请总量达2483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087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46.1件,位居全国国家高新区前列;新增国际、国家、行业标准131项,增长137%;新增国外专利申请量超过200件,约占去年成都市国外专利申请量一半。
“作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肩负国务院确定的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高端产业集聚区、开放创新示范区和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的发展使命,肩负推动区域发展、当好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主支撑的责任担当。”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范毅表示,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企业做大做强了,成都高新区发展才有源源不竭的活力和动力。
范毅透露,成都高新区近期将出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将以增强供给能力、优化供给结构、完善供给环境、扩大公共供给为方向,以促创新、优产业、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力争到2020年,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产业、科技、人才、土地、金融、环保等政策体系逐步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
“今年成都高新区将发力供给侧改革,落实‘放管服’要求,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力争再为企业减负50亿元以上。”范毅说,成都高新区将继续完善企业培育体系,形成从企业孵化到发展壮大的良性生态系统,助推企业做强做大,力争培育出多个行业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从而引领中小企业创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助力成都高新区融入全球创新链,奋力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