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市州简讯

邵陽用文化套餐提升立德教育品位

2016-03-24
来源:湖南日報

  湖南日報記者 陳惠芳 余蓉

  前不久,記者從邵陽市區驅車前往隆回、城步、武岡等地采訪時,一場不期而至的雪覆蓋了邵陽大地。盛開的桃花、梨花與油菜花在雪中,別有一番風采。

  瑞雪兆豐年。這似乎預示著邵陽立德教育將出現新的氣象。

  經濟相對落后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偏遠山區,立德教育怎么進行,新課改怎么推動?邵陽市教育部門給出的答案是,立德教育也要“精準扶貧”。要充分利用本地民族文化特色,用文化套餐提升立德教育品位。

  灘頭年畫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畫,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從唐至今,已有1300余年歷史。《老鼠娶親》年畫曾得到魯迅先生的盛贊。

  記者來到隆回縣灘頭鎮,參觀了灘頭手工抄紙技藝傳習所,在古紙加工坊、槽屋、焙房流連忘返。該鎮中心小學是灘頭木版年畫技藝傳承教學基地。在鄉村少年宮墻壁上,夾掛著小學生制作的木版年畫。案板上放著大大小小的模具。該校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上學期,開設20個課時,讓孩子們從小感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真正含義。

  隆回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又是山區縣,留守兒童較多。萬和實驗學校學生有近7000人,打的也是“文化牌”。他們構建了這樣一個立德教育框架:用“親情文化”解決情感問題,用“留守文化”呵護健全人格,用“創新文化”挖掘個體潛能,用“墻壁文化”成就人生未來。記者在教學樓走廊上看到,各個班級懸掛著“一星至四星”牌子,不再面對黑板的課桌井然有序。以往滔滔不絕的讀書聲,被安靜的氣氛所替代。學生在自學,教師在巡視。

  “睜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的故鄉就在隆回。作為新課改排頭兵的隆回二中,開辟“魏源園”,100余米的文化墻古色古香。

  3月11日,記者來到城步苗族自治縣。前往白毛坪鄉初級中學的途中,山坡上還有殘雪。該校的“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有聲有色。一樓的舞蹈房,14個學生身著大紅衣服,揮著綢扇和彩帶,正在進行民族舞蹈訓練。二樓的教室里,身著苗族服裝的9個孩子拿著嗩吶,吹奏《苗家的茶歌》、《慶鼓堂·開堂歌》的旋律。圖書室里,7個學生朗讀《弟子規》。大竹坪中心小學則將“楊氏官廳”列為“愛我苗鄉”教育基地,從小培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傳統觀念。

  走進城步苗族自治縣希望小學,2800名學生正在放學。廣播不停地播報準備走出操場的班級名字。一位學生舉著紅底白字的牌子,引領同學排隊走出校園大門。一隊一隊學生像游龍,像風景。該校負責人告訴記者,前幾年,一到放學,接孩子的家長一個勁地涌進校園,亂哄哄的。包括“校園安全”在內的立德教育使社會、家庭、學校達成共識。

  在城步一中,一處宣傳欄引起記者關注。這就是《城步一中男生、女生引導目標釋義》。學校要求男生成為“謙謙君子”,女生成為“窈窕淑女”,分別是10個字,即“溫、良、恭、儉、讓、遜、懇、勇、雅、尚”,“靜、善、賢、法、亮、慧、孝、和、立、莊”。

  “立德教育”在校內,也在校外。城步清溪古民居群、武岡浪石古村,也成了立德教育的場所。清溪古民居群一處四合院,正廳的“福祿壽喜”4扇門以及雕花木窗,浪石古村的石刻楹聯文化,都以其厚重、精美的歷史文化遺存吸引著學生們的目光。

  陪同采訪的邵陽市教育局負責人說,立德教育靠民族文化、靠傳統歷史,才會有血有肉,才會生動形象,學生們看得到、悟得深。立德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讓每一位學生有差異、有個性地整體進步,不讓一位學生掉隊。做一個好人,做一個有用的人。

[责任编辑:湖南管理员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