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市州简讯

湘潭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

2015-11-02
来源:湘潭在線

  編者按:為全面貫徹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作有關精神,努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激發全市各類人才干事創業熱情,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湘潭日報自今日起,聯合推出“創新發展話人才”專欄,展示湘潭人才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宣傳湘潭各行各業優秀人才的感人事跡。敬請關注。

  湘潭在線11月2日訊(湘潭日報記者 楊陽 通訊員 楊安)這是一個需要人才、呼喚人才的時代!

  “人才是第一資源,聚英才而事業興”、“我們要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把培養、吸引、用好人才作為強市之基、發展之本和轉型之要,堅定不移地走人才強市之路”……面對新形勢,湘潭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三新多次強調“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的發展方向。

  這是一個孕育人才、造就人才的時代!

  人才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4年底,全市人才總量為306212人,比2010年增長38%;人才素質顯著提高,研究生學歷人才數量比2010年增長85%,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才數量比2010年增長47%。

  如今,湘潭“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氛圍日益濃厚。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越來越多的飽學之才、實干之才、創新之才匯聚湘潭、服務湘潭、奉獻湘潭,為幸福湘潭建設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和發展“引擎”。

  創新體制機制

  尋覓人才求賢若渴

  自古以來,湘潭人才輩出。在這片紅色大地上,走出了一代偉人毛澤東,無產階級革命家彭德懷、陳賡、 譚政等,名人志士齊白石、楊度、張天翼等。

  正因如此,在以“人才論英雄”的當下,湘潭更深知愛才、重才 、惜才、用才的重要性。

  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市人才需求的矛盾卻日益凸顯,很多緊缺、急需型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盤不活,這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如何擺脫這種困境?近年來,我市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布局,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為一切有志成才的人提供更多發展機遇和更大發展空間。

  我們欣喜地看到,“人才優先發展”正在從一句口號、一個理念,轉變為一系列有力的制度和政策。

  為全面貫徹黨管人才原則,市委成立了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定期召開人才工作聯席會議,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

  “十二五”期間,我市編制了《湘潭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構建了“2+6”人才支撐體系(出臺《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緊需緊缺人才的意見》和《多元化人才投入體系的意見》2項重大人才政策,實施產業科技領軍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文教衛體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和社會工作人才6項人才培養提升工程),出臺了《湘潭市進一步做好人才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和《關于實行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的意見(試行)》,制定了30多項人才工作配套政策,逐步建立了系統完備的人才工作政策法規體系。這些政策通過設立高額薪酬待遇、提供科研經費資助、支持平臺建設、加強服務保障等舉措,為引才、育才、用才開啟了一扇新“門”。

  強化隊伍建設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科技創新不斷涌現、經濟結構加快調整,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也使我市人才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緊迫需求。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迫切需要一大批優秀企業家、產業領軍人才和各類技術應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社會,迫切需要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各類創新型人才;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迫切需要一大批農業科技領軍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農業生產經營型人才;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迫切需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專業素養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社會管理人才和公共服務人才。

  得人才者得發展。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發展大局,以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把各方面優秀人才凝聚到我市發展的宏偉事業中來。

  很多緊缺、急需型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對一個地區的科技創新、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起著關鍵作用。為此,我市不斷創新創優招才引智的手段,從注重剛性的“落地生根”到柔性的“但求所用”,從單純引進人才到人才項目聯動引進,從強調數量的遞增到人才素質的考量,從單純招商引資到項目人才一齊引進,實現了招才引智模式的“華麗變身”。

  “引進一個高端人才、帶來一個創新團隊、催生一個新興產業、培育一個經濟增長點”逐步成為各地、各部門的共識。在這種先進理念的強力驅動下,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或掌握核心技術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源源不斷地進入我市。

  截至目前,我市共引進國家“千人計劃”1人、“萬人計劃”1人,長江學者3名,湖南省“百人計劃”15人,企事業單位科技創新團隊3個,緊缺專業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職稱的專家280名。通過與湖南大學等1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聯系并進行產學研合作,我市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75名。

  與此同時,各縣(市)區、園區也把人才工作放在重要戰略位置,實施了一系列人才引進工程,大力推進人才隊伍建設。

  湘潭縣實施了“5518”人才引進工程,2013年至今,成功引才607人。湘鄉市實施了“5511”人才引進工程,目前已成功引進7名博士及副高以上職稱專家,59名碩士研究生。

  對外,我市大力引進人才進行“輸血”。向內,我市加大培訓力度,實行“造血”。

  我市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人才實踐鍛煉基地,與新加坡中華總商會管理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建立人才合作培訓機制。依托高校優質教育資源,聯合舉辦主題培訓班51期,培訓4607人次,評選了6批共223名市級優秀專家和1089名專業技術骨干人才。

  同時,先后實施了技能人才振興工程、千名技能人才培訓工程、“金藍領”培訓工程等高技能人才工程項目,緊緊圍繞主導產業培育數控加工、車工、維修電工等職業(工種)高技能人才,每年培訓高技能人才1000余名。

  盤活人才資源

  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長期以來,科研人員大量集中于大城市、集中于教學科研單位,人才過于集中,人才效益難以顯現。而另一方面,農村廣大地區和一些企業卻苦于沒有技術,缺乏高素質人才,發展面臨諸多困境。基于此,我市引導項目、技術、資金、人才等科技要素向農村、企業轉移,促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自2007年開始,我市每年選派科技特派員到農村基層開展科技創業和醫療服務,促進了科技創新與農業進步、農村發展的深度融合。為了促進中小微企業的發展,2014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市州中推行企業科技特派專家制度,引導高校專家幫扶本地企業。

  自活動開展以來,市委組織部共派出762名科技特派員實施科技開發項目800多個,并成功申報了湖南湘蓮產業國家科技特派員創業鏈和水稻、油茶2個省級專家工作站。

  人才以用為本。近年來,我市搭建積極人才施展才華的平臺,著力盤活現有各類人才資源,真正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引導人才更好地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大力推進市校合作,市政府與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湖南工程學院簽訂了市校合作協議,成立了湘潭市產業創新研究院,獲批先進礦山裝備產業集群試點,促成了產學研合作項目45項。

  ——鼓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全力打造湘潭國家火炬園、留學人員創業園、大學生科技創業園、中小企業促進園等創新創業基地及高新、九華創業服務中心2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積極推進科技平臺和工作室建設,全市已建成3個院士工作站,13個博士后工作站和流動站、6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7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開展優秀專家服務基層行動,有41名專家與54個項目成功對接;設立湘潭市重大決策咨詢論證專家庫,服務黨委、政府“三重一大”決策。

  通過推進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鼓勵人才創新創業、開展重大決策專家咨詢、實施優秀專家聯系項目等活動載體的引導,全市各類人才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等各個領域各項工作中大顯身手、建功立業。

[责任编辑:湖南管理员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