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強勁動力,也被外界視為新一屆政府最重要的公共政策導向。
新型城鎮化寄托了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種種期待:通過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的空間布局,解決“人往哪裏去”問題;通過發債+PPP模式,解決“錢從哪裏來”問題;通過提高人口密度,解決“城市怎麼建”問題;通過統籌城鄉發展,解決“新農村怎麼建”問題。
方向已經明確,但政策如何落地?廣東在新型城鎮化的推進中,又能夠發揮什麼樣的作用?有何探索及經驗值得總結?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沿陣地,廣東通過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釋放發展潛力,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新型城鎮化道路,繼續為全國探索經驗。
廣東先行
以產業促發展 以配套聚人氣
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沿陣地,廣東通過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釋放發展潛力,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新型城鎮化道路,繼續為全國探索經驗,具有重大意義。其中,清遠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堅持產城融合,通過產業發展增強城市吸引力,提高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新城建設強調產業配套
新型城鎮化強調“產城融合”。在清遠市新城建設過程中,增強城鎮產業承載與服務能力,注重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與產業發展、城鎮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受到格外關注。
以清遠市陽山縣為例。針對自身實際情況,陽山縣在下山移民保障性住房項目附近,進行配套服務設施和產業布局建設。據陽山縣扶貧辦工作人員張瑞榮介紹,為配合縣裏“東擴南展”加快城鎮化建設的計劃,開展“兩不具備”下山移民保障性住房一期建設項目,帶動和幫助村民進城。據了解,一期項目佔地75畝,建有869套安置房。
陽山縣住建局局長張文育表示,與保障性住房同步建設的還有配套的客運站、市場和商業區。據了解,周邊將籌建1所綜合醫院、3所小學和1所中學。“再往下還有個城東工業園區,地已經批下來了。”他表示,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產業都要配套發展,不然建好了也沒人願意來住。
對此,陽山縣規劃市政局副局長李志鋒補充,當地人外出打工較多,留在農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小孩子長大了進縣城讀書,我們下山移民的目的之一,也是希望他們畢業之後,城市的發展能夠留得住他們,在當地就業,增加城市人口,促進城鎮化”。他指著地圖介紹,准備結合當地特色和資源優勢,引進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油茶加工企業在2015年春節後就准備投產,這裏自然條件比較好,不能引汙染大的企業。”他說。
產業發展注重公共服務
清遠產業園區在發展過程中,重視產業發展的同時,也注重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基礎設施建設相配套。走在清遠英德市“兩德”工業園寬闊平整的馬路上,兩旁綠樹成蔭,遠處的喀斯特地貌景觀獨特。
英德市副市長潘斌表示,以前這裏屬於英紅華僑茶城,當地經濟主要是種茶葉、種果樹,人均收入常在貧困線上下。通過“兩德”工業園的發展,目前起步區已吸引20多家順德企業入駐。
英德市常務副市長張光介紹,到明年,入駐企業能夠基本解決原來華僑城6000名工人的就業問題。“現在已經幫助2000多人解決了就業,可能明後年當地的勞動力還不夠用呢。”他說。
改變的不僅僅是就業率。隨著產業發展,當地居民的工資收入也有不少提高。在工業園,一位從事後勤工作的黃阿姨介紹,來這裏工作後不需要再靠種茶為生了,而且每月收入固定有兩三千元,生活水平相比以前有很大提高。而這並不是個案。
潘斌表示,新型城鎮化是載體和平台,英德提倡產城融合,園城同建:統籌安排交通、能源、給水、排水、電力、通信、燃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共建共享;統籌安排文化、娛樂、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完善配套。
據了解,在“兩德”工業園和英紅工業園,從電網建設、路網對接、通訊、通氣管道,乃至服務配套設施、學校、醫院、物流基地、公園等休閑場所均統一規劃,建設好以後大家共用。“相比於以前各搞各的,現在不僅節約成本和用地,效率也提高不少。”潘斌說。
改革者說
必須走產城融合園城同建之路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在於人的城鎮化。如何使城市發展起來並能留住人,如何構建“農民進城”的政策和市場機制?近日,英德市副市長潘斌接受了南方日報專訪。他結合英德以及清遠城鎮化探索中的體會,認為必須要走產城融合、園城同建的道路,並強調基本公共服務配套是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方面。
人口集聚
發展產業創造就業機會
南方日報: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公眾諮詢稿)提出,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3%左右,努力實現不少於600萬本省和700萬外省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外來務工人員落戶城鎮。要壯大中心城市實力,實現省域平衡協調發展。如何提高城鎮對人口的吸納集聚能力?
潘斌:我認為發展產業是關鍵,要靠發展實體經濟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一方面,要著力擴大就業,因地制宜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讓更多人口穩定就業,向城鎮集中;另一方面,要著力創造能夠吸納專業技術人才和普通高校、職業技術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機會。
近年來,英德市按照“產城融合、園城同建”的工作思路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推進園區規劃建設,為城市擴容提質提供產業支撐,讓進城農民充分就業,進一步促進產、城、人融合。
目前,“兩德”合作區、英紅工業園、清遠華僑工業園三大園區共引進項目265個,合同投資額627.57億元,建成投試產項目80個,在建93個,為當地群眾提供4萬多個就業崗位。
南方日報:英德這幾年主要引進了哪些產業?
潘斌:現在招商特別忙,但我們遵循幾個原則:一是一定要符合環保條件,環評合格才能引進,工業發展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新型城鎮化要保護生態空間的山清水秀,城市才能宜居。
二是要能夠解決就業,既要勞動密集型的,也有意識引進科技型含量高一些的產業,要吸引人氣、集聚人口,就必須使他們能夠在當地工作,並在城鎮買房子,推動城鎮化發展。
三是想辦法吸引一些科技含量高的企業,比如機械裝備制造、電子電器、新能源、新材料,還包括第三產業也是招商范圍,“兩德”合作區裏就引入了第三產業綜合體,包含酒店、娛樂等,達到產業互補平衡,也使公共服務有保障。
再就是要在當地注冊當地納稅,解決經濟後續發展問題。
留住人才
優先保障公共服務配套
南方日報:能否談談新型城鎮化及產城融合,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哪些幫助?
潘斌:英德市有大量海外歸僑,以前在華僑農場和茶廠每月收入才1000多元,有的還不到,還有很多僑民找不到工作需要到外地打工。園區發展起來後,引進一批勞動密集型的企業,比如時代皮具、月亮賀卡,有的廠能吸納5000-6000人,當地農民就不用再往外跑尋找工作。
而且據我了解,時代皮具按照計件算工資,熟練工人最高每月可以拿到7000多元,平均也有3000多元,兩夫妻一起打工的話有幾千元到近萬元左右,基本可以在當地買房。所以說產業發展起來,不僅解決就業問題,還提高工資水平,城鎮化也有保障。
南方日報:城鎮化需要吸引人,更需要留得住人。
潘斌:關於這一點,我們也在摸索中,慢慢調整發展,經曆了一個從純工業開發區到城市邊緣規劃定位開發區再到產、城、人融合的過程。
以前,工業園區純粹就是工廠,感覺很荒涼,後來發現,雖然廠房建起來,但因為沒有配套,留不住人。
後來,政府通過調研,逐步為園區做配套,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再後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成了最先保障的建設,而不是後期再來補,進而延伸到產、城、人融合。
南方日報:如何在規劃上優先保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現產、城、人融合?
潘斌:像基礎設施、配套管網、服務娛樂等這些必須有的配套,用地要先規劃。要大力推進產城一體的基礎設施建設,園區內的基礎設施規劃建設與大市區同步考慮。
以“兩德”合作區為例,投入14億元推進的四條主幹道建成後,將與市區環城快線、廣樂高速公路出口形成快速路網,加快與中心城區的融合發展。
另外,還推動市職業技術學校創建國家級重點中職學校,結合園區產業發展需要,強化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讓進城入園農民共享城鎮化成果,營造人人參與、共同支持“產城融合、園城同建”的良好發展氛圍。
錢從哪來
大膽創新投融資機制
南方日報:城鎮化的推進需要資金支持,英德在這方面有哪些嘗試?
潘斌:新型城鎮化對於英德的發展來說,無疑是重大機遇,但城鎮建設點多面廣,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資金困難問題表現得最直接也最顯著。為破解“錢從何來”的難題,按照“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多元化投入”的思路,大膽創新投融資機制,不斷創新投融資平台。
要積極引導、廣泛吸納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和園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社會資本通過直接投資、與政府合作投資、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參與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舉個例子,為了避免電線在空中像蜘蛛網一樣影響城市美觀,我們實施電網全部下地,新建的路網都預留了電線管道,鋪上瀝青後原則上不給開挖。關於這項工程,我們和清遠長實公司簽訂了30年的合同,授權給它,規定路網修到哪裏就把電網管道鋪到哪裏,電網管道修好後可以租給電信、郵政等部門,企業就能回收成本,這樣就不完全靠政府財政投入了。
南方日報:除了資金問題,還有哪些方面存在壓力?
潘斌:除了資金壓力以外,還有一個是土地指標的壓力。要通過制度創新挖掘用地潛力,要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提高用地准入條件,進一步細化項目的用地標准,探索建設用地彈性出讓和租賃制度,著力杜絕“圈地”行為。
還要建立存量建設用地退出激勵機制,加大“三舊”改造力度,對閑置、低效利用的土地,采取收回利用、項目置換、指標調整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專家建言
新型城鎮化要“三管齊下”
如何做到產、城、人融合,使得城鎮化擁有持續動力並能留住人?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基礎設施要先行,產業發展作支撐,公共服務需配套”,才能有效提高城鎮對人口的吸納能力。
生產生活服務配套設施要先行
南方日報:您認為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應當注意哪些關鍵環節?
徐洪才:我認為要做到“三管齊下”。
第一,要加大對基礎設施的建設,“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這方面的基礎設施要先行。
第二,要以產業作支撐,做大中心城市,形成向外圍輻射的區域。粵東西北發展很不平衡,靠近珠三角地區比較發達,要先做大做強中心城市的建設,將珠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出去,但在轉移的過程中不能重複過去高汙染高排放,要把環境保護放在優先地位。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注意產業園區的建設,注意產業的集聚效應,進行合理的產業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基本公共服務配套對於提高城鎮對人口的吸納能力至關重要。要在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對於常住人口,在戶籍、子女入學教育、醫療、養老、保險等領域提供完善的保障。
光有產業也不行,生活服務、生產服務要配套跟進,要讓老百姓住得起房子。除了生產服務,還有物流業、金融服務業、諮詢服務等也要配套。在項目的立項審批上,降低市場准入,簡化流程,建立一站式服務,提高服務效率,創造有利於資本流動、資本投資的環境。
南方日報:《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公眾諮詢稿)提出,要以中心城區、產業園區和基礎設施為三大載體,如何理解這三者之間的關系?
徐洪才:中心城區要發揮輻射力、帶動力,沒有規模的擴大、層次的提升,帶動農村城鎮化是很難的。同時,將那些大的工業、產業放在產業園區,讓這兩者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還要重視基礎設施,有生活、娛樂、醫療衛生、後勤保障設施等相關配套。
扶持龍頭企業,發展特色經濟
南方日報: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資金保障至關重要。如何創新城鎮化資金保障機制,為新型城鎮化提供有力支撐?
徐洪才:首先,要扶持龍頭企業,支柱產業很重要。有一家龍頭企業,就可以帶動發展十餘家相關企業。
其次,要培育龍頭企業上市公司。利用創業板,為整個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除此以外,可以將現有的資源和相關的上市公司進行重組、戰略合作,利用現有的平台做大做強某一產業。
再次,可以利用供應鏈、商圈融資,各種金融機構可在這方面有所創新。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提高農民的土地收益。不僅要讓他們能夠在城鎮落戶,還要能夠在城鎮生存發展下去。因此,農民的經營承包權、宅基地、集體土地收益分配權就要落實。
南方日報:新型城鎮化如何避免“千城一面”?
徐洪才:特色經濟很重要。粵東西北是珠三角的後花園,生態旅遊、農業、健康養老這些都是有發展前景的產業,可以和珠三角的產業形成互補。城裏的人可以選擇這些城市周末出遊,原生態的農副產品可以向城市流動,兩者之間可以形成雙向流動。還要挖掘文化內涵。沒有特色的文化內涵,就沒辦法發展旅遊業。(龍金光 肖文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