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常德茶业推出桃花源红茶品牌

2014-09-30
来源:香港商报

  八百里洞庭美如画 桃花源茶香飘万家

  常德茶业推出桃花源红茶品牌

  【香港商报讯】记者 张宇报道:9月29日至30日,湖南省茶业协会茶馆年会暨桃花源红茶品鉴会,在桃花源里的城市——湖南省常德市隆重举行。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朱仲海、湖南省茶业协会会长曹文成、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包小村、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施兆鹏等21名专家学者,亲自品鉴桃花源红茶,对该茶的优良品质给予充分肯定。大家一致认为,桃花源红茶是中国顶级红茶最优秀的代表,是传统精制方法和现代加工工艺的完美结合,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此次盛会,湖南省有176家(其中常德市53家)茶馆老板和品牌茶叶经销商参与品鉴,28家公司现场签约。现场签约销售桃花源红茶1.8亿元。

  会议同时举行了常德名优茶展,常德19家茶企同时参展。

  红茶泡日月,一品桃花源。以桃花源红茶为首的常德品牌,在常德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通过市供销社的有效整合,向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方向大步跨越,力争三至五年内重现常德茶业的往昔荣光。

  独特的地理优势,罕见的茶树品种,决定了桃花源红茶的优秀品质

  常德的茶好,常德的红茶好,是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茶叶品种决定的。

  依据一:茶叶专家研究认为,北纬25°至30°之间,是茶叶最适宜生长的黄金纬度带。常德地处北纬28°24′至30°8′之间,更叫绝的是,茶叶核心产区桃源县的乌云界和石门县的东山峰,分别地处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云界拥有最适宜的硒含量,孕育的茶叶拥有高贵的地域兰花香,东山峰是罕见的高山湿地,茶叶高山品质彰显,再加上八百里洞庭云蒸霞蔚的熏陶,格外的水灵神奇。产茶区的土壤呈弱酸性,河流发育,雨量充沛,早晚云雾缭绕,白天阳光充足,光热水土条件组合起来,环境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标准。这也是常德很多茶场,都容易获得国际国内有机茶认证的有利因素之一。就常德范围而言,无特大冰灾之忧,少自然害虫之扰,林中种茶,茶林相间的生态体系,原生态自然环境,别的茶产区很难复制。正所谓“好山好水出好茶”,世界上像常德这么优秀的产茶地区,并不多见。

  依据二:品质是决定性因素。先天条件优越,为内在品质打下了基础。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常德境内所产茶叶,香高味醇,内含物质极为丰富,水浸物含量、茶多酚含量、儿茶素总量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均高于普通品种。以桃源大叶茶为例,它发芽早,采摘时间比其它茶树品种长1个多月。产量高,干茶亩产可达700斤(现在全国平均是100斤,湖南平均只有90斤)。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比其它品种要高出一倍,茶黄素含量要高40%。

  悠久的历史沉淀,传统的工艺融合,锁定了桃花源红茶的品质内涵

  我们无法改变历史,历史已对桃花源红茶进行准确记载。明代诗人张镜心有诗为证:“八月桃源不见花,沿溪何处觅鱼槎。山容淡荡惟秋水,流向人间作野茶。”桃花源红茶源远流长,盛于明清,明朝已成贡茶。 清咸丰年间(1851—1861)桃源沙坪生产的红茶,畅销欧洲、西亚。清朝末年,桃源县出口红茶2万多箱。

  1955年6月,湖南省茶叶公司选中桃源,在沙坪镇建设茶厂,生产“湖红功夫茶”。

  1957年,全国茶叶专家集中桃源茶厂,进行切制分级拼堆实验。彭先泽先生试制的第一批茯砖茶,就是在沙坪取得成功的。

  1958年,全国开展技术革新,开始使用揉切机试制分级红茶。据安徽农学院编辑的《制茶学》记载,高级的湘红和祁红的分级红茶全国最好。

  1980年,桃源茶场生产的“红碎茶”,获得湖南省经委优质产品奖。

  1984年,桃源茶厂划归对外贸贸易管辖,生产的“湖红功夫茶”,又获部优产品称号。

  解放初期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桃源茶场生产的湖红(又称湘红),一直是中国功夫红茶的代表,用今天的话讲,是龙头企业,是出口龙头。

  茶叶专家吴觉农先生说:“湖南生产红茶,可以说是两湖生产红茶的最早时期,应在1850年以前,亦在太平天国起义以前。”

  吴觉农给出的结论是:湖南桃源可以与祁门和宜昌一样,生产国内外所欢迎的高香红茶,还可以和云南一样,栽培精制国际上著名的大叶种红茶。

  源于传统,勇于创新,是桃花源红茶重现荣光的关键。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唐朝朗州司马刘禹锡一首《西山兰若试茶歌》,详细描讲了从采茶到泡汤,从品茶到闻香的整个过程。桃花源的茶香,就此飘溢了1000多年。

  据清代《疆域考物产》所载:桃源茶,“惟南乡近安化界产者颇佳。每夏茶商至邑,区为三等:沉溪一带为上;杨溪一带次之;水溪一带则下矣。每溪只隔一山,而味回殊……”源自雪峰山山脉北麓的桃源茶自古堪称一绝。

  “碧乳霜华紫笋尖,绿窗映出指尖尖,鼠溪四月蚕桑少,解造红茶价不廉。”清朝诗人向文奎描写的桃茶源红茶,从历史长河中款款走来,兴盛于清同治年间,年出口2万余箱,至民国初,更高达3万箱,往北,沿茶马古道,远销西北利亚、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国家,往东,顺长江出海,抵达欧洲、北美等地。桃源成为名符其实的“茶马古道”的源头之一。

[责任编辑:李宁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