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株洲工业「蝶变」成中国生态宜居标杆

2014-08-15
来源:香港商报

  在湖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工业到株洲。半个多世纪以来,株洲是当之无愧的工业代名词:这里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重点建设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块硬质合金等100多个工业领域的「全国第一」。然而,在接踵而至的各种荣誉背后,却是株洲环境在泣血:2003年到2004年,株洲市被扣上「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一」的黑帽子。作为一座工业城市,株洲应该往哪里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株洲工业与城市怎样和谐共生、健康发展」这个再也绕不过的命题。2007年,株洲被纳入湖南省「两型」实验区重地后,开始了一场脱胎换骨的蝶变之旅。今天的株洲,已经是「全国绿化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在工业城市里山水最美,在山水城市中工业最现代」目标正变得触手可及。「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徵的生态宜居城市」是株洲最靓丽的名片。香港商报记者赵启东何雯张思静

  痛定思痛迎难而上治理污染

  株洲当地曾经有一句民谣,八个字即描述了株洲市区的情况:「东穷,西富,南商,北毒」。而「北毒」,正是位于株洲北部的清水塘工业区。作为典型的老工业基地,清水塘工业区内一度同时存在过210家排污企业,有人作词形容说,「清水塘,水不清,天不蓝,晴天雨天雾蒙蒙,黄龙黑龙舞长空」。以清水塘工业区为代表的重污染企业让株洲尝到苦头,株洲意识到治污必须从源头开始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才能治标治本。2007年以来,一场关闭重污染企业的雷霆行动席卷株洲。「凡拒绝治污的,官员摘帽子、企业摘牌子、违法的戴铐子」,彰显出株洲治污的决心。2008年以来,株洲不惜牺牲30多亿元工业产值、3亿元税收,关停、搬迁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株洲共关停污染企业123家,淘汰落后生产线113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79个,拆除工业烟囱286根,限期治改工业废气污染项目183个,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60.8%。进入「十二五」,株洲的治污计划并没有松懈。株洲副市长何剑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在城市里株洲坚定地执行「基本消灭烟囱、基本关停污染企业、基本解决污水直排湘江问题」。按照《基本消灭烟囱行动方案》,计划从2013年起,分叁年逐年拆除烟囱35根、46根、34根;到2015年,市区现有的168根烟囱将只剩下53根,拆除率达到70%,实现「基本消灭烟囱」的工作目标,今后城区一律不得审批新建燃煤锅炉烟囱项目,从严控制新建排放生产工业废气的排气筒;按照《基本关停污染企业行动方案》,2015年前淘汰落后产能423项。2014年株洲又启动第一个「叁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株洲计划3年内投入101.1亿元,完成895个治理和保护项目。3年内株洲治污的重点是堵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大型畜禽养殖企业的污水排放。2015年前,全市将关闭搬迁淘汰小化工、小冶炼、小造纸、小电镀、小玻璃及洗水印染项目168个;湘江干流两岸各20公里範围内,禁止新建化学制浆、造纸、制革和外排污染物涉重金属项目,削减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较2008年下降50%。

  迎头赶超借力优势谋划转型

  如此大规模的关闭污染企业会不会影响株洲的GDP?从企业走出,一直与工业相关工作打交道的何剑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毫不讳言关停污染企业给株洲带来的GDP压力。他说:「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能耗高、污染大、竞争激烈,让株洲背负着沉重的结构调整压力。」但是,何剑波对这样的压力却持「看好」的态度。他同时指出,环境倒逼污染企业的关停和落后产能的淘汰,恰恰也是株洲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工业创新的契机。株洲有优势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的工业路径。他对株洲的工业再出发充满信心。株洲工业文化底蕴深厚。株洲市区人口105万,产业工人达到30万人,包括10万工程技术人员,企业里走出3位工程院院士在全国二线城市实属罕见。多年来,株洲积聚了雄厚的科技实力。先后8次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城市,拥有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45家博士后工作站6个,拥有各类大专院校7所、中职及技工学校30所。株洲工业体系较为完善。目前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健康食品和陶瓷等产业为支柱,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制造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工业体系。今年年初,备受业界和市民关注的《株洲产业振兴实施纲要》正式公布,昭示着株洲产业振兴的决心、时间,给株洲工业转型创新注入强心剂。《纲要》明确,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抓产业,抓工业,抓项目。发展轨道交通、航空、汽车等动力产业,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培育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服饰、陶瓷5大优势产业;加快推进电子信息、健康食品与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4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构建动力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相融并进的产业新格局。到2017年,株洲力争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4200亿元以上,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

  放眼未来科学布局「五城四基地」

  距离株洲火车站只有50米距离的芦淞服装批发市场,是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市场群和区域服饰物流中心,是全国十大服饰市场之一。「全国80%的女裤都是株洲生产,株洲有市场优势、有加工优势,但是没有品牌优势导致服装缺乏竞争力。」以服饰产业这一株洲传统优势产业为例,何剑波分析目前株洲必须进行产业升级的紧迫性。可是株洲产业升级的方向和路径在哪?「株洲工业的特色比较明显,在产业格局方面,株洲的目标是打造『五城四基地』的产业格局,这是株洲工业发展的一个基础,也是株洲未来工业发展的潜力,更是株洲加快工业发展的信心所在。」在何剑波看来,株洲的产业升级早有一幅蓝图。「五城四基地」中的「五城」是指「中国轨道科技城」、「中国通用航空城」、「中国新能源汽车城」、「芦淞服饰城」、「醴陵陶瓷城」;「四基地」是指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中药现代化和健康食品产业基地、信息产业基地。何剑波表示,「五城四基地」代表了九大产业战略发展方向,是株洲新兴工业经济增长点、担当着未来株洲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任。从研发设计制造市场开发,株洲的轨道交通产业在全球拥有竞争力。株洲将加快发展中低速磁悬浮、电容储能式轻轨车等新产品,积极培育维保服务、专有技术延伸产品等新兴业务,打造全国领先的干线铁路机车、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的整车制造产业。到2015年,轨道交通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抢抓国家低空空域逐步开放的有利时机,株洲航空产业也正在蓄势。通过引导支持产业集聚发展,形成较为完备的「航空发动机+通用飞机整机制造+通航运营+配套产业+衍生产业」的航空产业链,打造中国通用航空制造之都,力争到2017年,航空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以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为契机,株洲汽车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的株洲将成为中部地区汽车产业重点城市和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及示範运营基地。2017年,汽车产业产值将突破800亿元。

  「陶瓷和服装是株洲的传统产业,也是株洲的优势产业,市场稳定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使得株洲在这两个产业的发展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预计陶瓷和服饰在2020年之前突破一千个亿。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中药现代化和健康食品产业基地、信息产业基地是作为株洲整个工业体系里的重要一块,也是株洲重点发展的基础。」何剑波说。

  生态宜居蓝天白云重返株洲

  株洲因工业而兴,当她从一个简单的工业基地成长为一座城市的时候,工业却给她带来了致命的阵痛污浊的空气、肮脏的江水、漫天的粉尘,这不是一个城市该有的标签。工业的转型升级,让困扰株洲多年的污染问题迎刃而解。「株洲从全国十大污染城市,转变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绿化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从老工业城市向现代生态宜居城市的转变,工业在其中是起了积极作用的。」何剑波说。近5年来,株洲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100多个;投资3800万元,建成全国一流、全省第一的「数字环保」工程;建成全省第一家市州级排污权交易大厅,已有52家新、改、扩项目在审批前先行办理排污权有偿使用手续;建立8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在全省率先发布PM2.5等新标準空气品质……通过划定高污染塬料禁燃区域,株洲逐家逐户实施改造,市区95%以上居民,98%以上学校、医院、酒店、餐饮点等服务行业,90%以上工业企业用上天然气或其他清洁能源,年可减少燃煤用量80余万吨,减少SO2排放1.2万吨、烟尘排放2万吨。去年年底,株洲高新区集中连片20MW光伏发电示範项目正式併入国家电网,为株洲硬质合金园、株洲汽配园、天台金谷等工业园区提供低碳环保的清洁能源。现在的株洲到处是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编者按

  上世纪50年代初建市的株洲,开始并不是一个「城市」。作为国家统一布局的工业基地,她充其量只是一个工厂产区的组合体。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工业铸就了繁荣的株洲城。这里遍地的工厂,林立的央企,隆隆的火车,让株洲逐步有了街道、公园,有了城市特徵,从一个只有七千人的小镇跃居为湖南综合实力排名第二的城市。2008年以来,为「打造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徵的生态宜居城市」,株洲先后选聘德、加、日、英等国的国际一流设计机构,以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等10多个国内一流设计机构,深度参与该市20多项重大规划的编制工作,使其城市规划真正与国际接轨。针对过去城市建设欠账太多的状况,株洲痛下决心关停污染企业、迫使工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着眼于完善城市功能,以极大的气魄,开启了城市建设「5大百亿工程」。即建设投资100亿元的神农城,打造全球华人炎帝文化景观中心;建设投资120亿元的湘江风光带,打造东方「莱茵河」;建设投资150亿元的华强文化产业基地,打造湖南动漫、创意、休镕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投资100亿元的职教城,打造中南地区最大职教基地;建设投资20亿美元的中国美旗集团物流项目,打造新型工业化重要载体。株洲探索出的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互相促进、和谐共生的模式,在中国经济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乾净美丽的株洲已吸引全国260多个省、市以上城市派团前来取经。我们期待「株洲模式」能在中国大地上成功复制,让「生态宜居」成为中国新形象。

[责任编辑:李寧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