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研究發現4.19億年前「劉氏鐮角魚」

2021-08-02 14:53
來源:中新社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8月2日發布消息說,該所科研人員在雲南曲靖新研究發現約4.19億年前的盔甲魚類三尖魚科一個新屬種,命名為「劉氏鐮角魚」,是目前已知最古老、最原始的三尖魚科成員。

 劉氏鐮角魚的發現豐富了三尖魚科的形態特徵,為探討盔甲魚類在4.19億年前的適應輻射提供了關鍵材料,同時,對於研究三尖魚科的起源、多樣性和古地理分布,以及探討盔甲魚類角和吻突的形態功能也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學者這一古魚化石發現研究領域的重要成果論文,近日已由國際學術期刊《歷史生物學》在線發表。論文通訊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蓋志琨副研究員介紹說,劉氏鐮角魚屬名指示其角與內角組合呈鐮刀狀,種名則獻給該化石發現者、也是研究盔甲魚類第一人劉玉海先生。

    劉氏鐮角魚頭甲化石照片(蓋志琨/攝)及復原圖。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圖

 鐮角魚在大的分類上屬於無頜類盔甲魚亞綱,目前僅有一塊比較完整的化石,是劉玉海先生20世紀80年代在有「古魚王國」之稱的曲靖開展野外考察時發現,發現地點位於曲靖古城的南城門附近。「該片區域早已變成了城市中心的著名文化景點,以後很難再發現新的化石材料了」。

 盔甲魚類是一類已滅絕的「戴盔披甲」的甲冑魚類,目前僅發現於中國和越南北部的志留—泥盆紀地層,具有濃厚的土著色彩。作為有頜類干群的一支,對盔甲魚類的研究能幫助人們了解有頜類關鍵的特徵的演化。三尖魚科隸屬於盔甲魚亞綱真盔甲魚目,最初發現於廣西象州縣大樂鎮,因模式種大眼三尖魚具有一個尖狀吻突與一對側向延伸的尖角而得名。

 蓋志琨表示,三尖魚科是真盔甲魚目中比較特化的類群,對了解早泥盆世盔甲魚類的輻射演化與生態多樣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然而,由於標本稀少及保存的不完整,目前學界對該科仍知之甚少,尤其是翼角魚與三尖魚細長的翼角與吻突的起源和功能,一直存在爭議。「因此,任何有助於了解三尖魚科形態的信息都可能幫助釐清這些問題。劉氏鐮角魚的發現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新的線索」。

 該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碩士研究生孟馨媛稱,為探究鐮角魚的系統位置,最新研究對以往的矩陣數據進行擴增,並運用支序系統學方法對盔甲魚類的系統發育關係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鐮角魚、翼角魚、三尖魚共同組成一個單系——三尖魚科。鐮角魚明顯的吻角,以及角和內角組合呈現的鐮刀狀,均可作為三尖魚科重要的鑑別特徵。新的分支系統圖表明,鐮角魚代表了目前已知的三尖魚科的最原始的成員,其吻角和近於90度的鐮角很可能指示鐮角魚屬是憨魚屬向三尖魚屬和翼角魚屬演化的中間過渡類群。

 發現劉氏鐮角魚化石的層位是雲南曲靖早泥盆世洛霍考夫期(大約4.19億年前)西山村組,而三尖魚科其他兩個屬三尖魚與翼角魚則均來自4.1億年前的布拉格期。因此,劉氏鐮角魚也代表了目前已知的最古老、最原始的三尖魚類。

 頂圖為劉氏鐮角魚生態復原圖。郭肖聰 繪圖

[責任編輯:楊眉]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