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11時,珠海市舉行新聞發布會,對興業快線(南段)項目石景山隧道施工段透水事故救援情況進行第四次通報。記者獲悉,截至18日上午9點,救援作業面已向隧道內推進了598.5米,距離受困點561.5米,隧道內整體水位下降11.3米,已派出專業潛水隊伍潛水搜救,目前仍未搜救到被困人員。
距離受困點561.5米
整體水位下降11.3米
珠海市副市長張宜生通報,截至7月18日上午9時,救援作業面已向隧道內推進598.5米,距離受困點561.5米,隧道內整體水位下降了11.3米。雖已派出專業潛水隊伍,不斷嘗試潛水搜救,目前仍未搜索到被困人員。
張宜生表示,針對救援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採取了幾方面的措施。一是優化隧道積水抽排方案。採取「龍吸水」排澇車串聯接力方式,調動31支隊伍、10套14台設備,「一套設備一個專班」接替作業,保障抽排工作持續推進。二是實施隧道洞頂回填注漿。採用「雙液注漿」技術,投入專業設備43台,273人輪班24小時不間斷作業。截至18日上午9時,累計完成23根注漿孔、注漿量686.9立方。三是密切監測隧道、地表回填區域和洞內有害氣體。落實隧道內空氣、水樣環保、衛生防疫監測通報機制,及山體、庫體、水體、圍堰、隧道口擋土牆巡查監測機制,密切關注隧道內一氧化碳濃度,加強通風措施,強化超標預警,防止發生次生災害,確保搶險作業安全。四是全力開展水下搜救。我們組織了7支專業潛水隊伍,不斷嘗試採用蛙人、水下機器人、無人船、聲吶探測儀等措施開展水下搜救。截至目前,共派出蛙人25人次,水下機器人2台、無人船7艘,累計水下搜救時間超過20個小時。在目前最大可作業區域內,暫未搜索到被困人員。
張宜生指出,將繼續全力開展各項救援工作。一是創造水下搜救條件,開展洞體內部及水下情況建模,推進燈光和送風設備向隧道內部延伸。二是全面開展水下搜救,持續派出蛙人等潛水隊伍搜救,充分利用水下機器人、無人船、聲吶探測儀等專業設備開展搜救,盡最大努力盡快找到被困人員。三是繼續改善通風換氣,在隧道深處安裝軸流風機,增設電動抽排設備,降低一氧化碳含量。四是繼續加強巡查監測,針對可能存在的次生災害風險,加強山體、庫體、水體、圍堰、隧道口擋土牆巡查監測,防止次生災害發生。五是繼續做好衛生防疫和風險防控,持續加強水體監測、衛生消殺等工作,及時研判作業場所排水等帶來的風險隱患。同時,繼續做好被困人員家屬安撫工作。
已封填隧洞透水處
救援仍存三大困難
珠海市水務局局長盧曉波介紹,珠海市水務局配合施工單位查找隧道上方透水點,實施圍堰截斷庫水,抽排透水點區域的內水等措施,目前已完成隧洞透水處上方的封填。
他表示,事故發生後,迅速開啟大壩底部涵管放水,並調配51台(套)各類排水設備強制排水,降低庫水位。為解決虹吸管揚程不足問題,新建二級中繼池,以接力的形式進行排水。截至7月18日上午9時,庫區與圍堰抽水量合計約25.3萬立方米。由於庫水大量下洩,珠海香洲區已及時通知沿線及下游社區落實預防和應急措施,提醒沿線居民注意通行安全,防止次生災害發生。
盧曉波介紹,預防庫水位驟降可能給大壩及周邊山體帶來的安全隱患,已多措並舉加強監測預警。一是每半小時通過防汛通App和現場水尺獲取水位數據,警惕水位出現異常;二是採用無人機和人工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密對水庫大壩、圍堰和庫區三類點位的排查,及時掌握大壩庫區情況;三是制定水庫大壩安全監測方案,並加密監測。截至目前,暫未發現水庫大壩、圍堰和庫區三類點位出現異常情況。目前,庫水位持續降低,對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支撐,水庫大壩安全運行可控。
盧曉波在發布會上指出目前救援工作存在困難和問題。一是場地限制給水庫應急排水造成壓力。受地形限制,庫內邊坡陡峭,作業面狹小,溢洪道構造較為複雜,制約排水設備布設和施工人員作業。隨着庫水位的不斷降低,所需設備揚程加大,對水泵性能提出了要求更高。
二是庫水位驟降給水庫安全運行增加壓力。緊急排洩庫水將使庫水位驟降,而水位驟降將對大壩安全運行造成影響。
三是降雨對庫水位下降帶來壓力。據氣象部門預測,珠海市未來幾天會有持續降雨,將不利於庫水位的持續下降。
盧曉波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做好水庫抽排水工作,加大現場統籌指揮調度力度,持續做好水庫抽排水工作,降低庫水位,同時做好水庫安全管理工作。(記者 陸紹龍 蔡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