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綉邊境】打造港深口岸經濟帶 新界可成連通國內國際「雙向門戶」

2021-07-08 00:51
來源:香港商報

 【編者按】香港與深圳,一衣帶水,雙城閃耀。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大背景下,作為灣區兩大核心引擎和關鍵城市,兩地深化合作、協同發展大有可為。本報從今天起以系列報道的形式,將視角轉向「港深邊境合作開發」——希望兩地邊境地帶「從隔離轉向擁抱」,希望港深攜手把握黃金機遇,共建錦繡邊境,開創合作新天地,唱響灣區雙城記。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深入推進,深圳正推動多個陸路口岸改造,期望打造「港深口岸經濟帶」。對比深圳的快速發展,香港近雖有新規劃,但似乎仍未擺脫舊思維,城市建設多側重於港九,未有充分重視口岸經濟功能,新界北區更被視為香港的邊陲地帶。多位學者認為,特區政府必須盡快摒棄舊有思維,認清新界位於港深兩地接壤黃金地帶的戰略地位,同時亦是未來香港主要的人口增長區,發展潛力巨大,有望成為香港甚至大灣區未來新核心,促請政府把握黃金機遇。

 黃元山:發展邊境地帶好處多多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認為,發展邊境地帶好處多多,且不局限於該地區內,更重要的是能夠帶動整個新界的商業活動及勞工流動。他指出,與新界一河之隔的深圳,是中國經濟增長最快的城市,僅在數十年間,已從製造業基地轉型為獨當一面的創新科技樞紐,「真的希望新界能把握好這個發展機會,變成港深科技創新合作活動的中心」。

 黃元山介紹,深圳的經濟核心地帶,包括羅湖、福田和前海等,上述地區均貼近香港邊境地區,而新界則毗鄰深圳的核心商業區及南部發展地帶,因此,可善用便捷的跨境聯繫,創造新的經濟發展機遇,將新界發展為大規模的產業及就業中心,甚至進一步將新界打造為繼港島和九龍核心商業區後的一個全新的經濟樞紐中心。「新界可成為連通中國和世界各地的雙向門戶,憑着與世界各地的高度連接性,這裏將會吸引和保留人才、企業、資本和創意群體!」他說,這不單會為新界帶來大量機遇,亦將惠及香港整體發展。

 方舟:改變舊觀念重新審視新界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坦言,特區政府至今仍沿襲歷史傳統,認為香港城市中心就是維港兩岸,集中在港島北岸、九龍半島等區域。「這其實是一個很狹窄的區域。」方舟指出,長期以來,新界一直被視作鄉郊地區。他進一步表示,早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前,深圳與香港的互動交流其實已十分緊密,惟特區政府未有預見口岸對城市發展帶來的龐大機遇。「特區政府必須改變舊有觀念,不能再視新界為香港最偏遠的地區,反而應將其視作大灣區規劃下機遇最大的區域。」他說。

 方舟解釋,新界天水圍是最接近深圳灣口岸的地區,但港英政府在1990年代進行城市規劃時,卻未有重視口岸發展和影響。當訪港人士踏出深圳灣口岸後,他們往往會通過架空高速公路直入市區,天水圍居民完全未能受惠。事實上,深圳灣口岸因新冠肺炎疫情封關之前,每日車流及人流都十分繁忙,他直言如果政府當初在天水圍規劃出旅遊與消費相關產業,區內狀況將會與現在截然不同。

 儘管如今天水圍規劃已成型,但方舟認為,香港仍應把握深圳灣口岸帶來的種種機遇。因此,他建議特區政府在發展鄰近的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時,可再作審視。早在2011年時,特區政府已展開「洪水橋新發展區研究」,並於2016年公布經修訂的「建議發展大綱圖」,因應區內棕地數目較多,當時決定預留約61公頃土地作為物流設施、港口後勤、儲物及工場等用途,「但這些規劃早已跟不上現今發展趨勢,特區政府應考慮在區內增設創新科技等相關設施。」

 在「大灣區大發展框架」下,方舟認為香港與深圳須深化兩地合作,並促請特區政府重新審視新界整體發展規劃,統合發展整個邊境地帶,並考慮與深圳政府聯動發展新界地區,在香港北部創造出新的城市中心。另外,雖然香港與深圳現時設有聯絡機制,但兩地政府可考慮制訂層級更高的聯絡機制,以強化溝通。

 「一地兩檢」有利協同發展

 深圳近年陸續推動多個陸路口岸改造,皇崗口岸重建就是其加快大灣區城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一項重要措施。本港學者均預期,配合各個新口岸的落成啟用,香港可在「一地兩檢」模式下享受更大協同效應,取得更大發展機遇。

 「一地兩檢」直接帶來效益

 黃元山表示,深圳市政府已規劃及發展多個邊境口岸的重建或發展計劃。當中,包括皇崗口岸重建、羅湖口岸重建、沙頭角港深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等,香港若能一併配合發展邊境地帶,相信將能享受到更大的協同效應,並乘勢推動新界的整體發展。

新皇崗口岸效果圖。

 對於新皇崗口岸將採取「一地兩檢」模式,黃元山認為此舉將為香港帶來兩方面效益。首先,皇崗/落馬洲是深港之間最重要和主要的客運口岸,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下,來往港深之間的人流將會呈現顯著增長,「一地兩檢」可以便利旅客,提升通關效率,配合兩地日益頻繁的交流。其次,香港落馬洲邊境管制站騰出約20公頃用地,可支援河套創新科技園及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

 黃元山解釋,河套區創科園內的用地主要是實驗室或辦公室,但一個世界級的科創樞紐若想吸引人才,不能缺少生活娛樂等各項配套,而落馬洲管制站位置四通八達,有條件發展成為混合商業和住宅用途的社區,提供商業樓面、零售空間和政府機構用途。

 羅湖口岸宜建綜合商業城

 方舟亦認為,「一地兩檢」為香港帶來新機遇。他建議政府將落馬洲邊境釋出的土地,用作配合創新科技園的發展。他透露,深圳市政府現時正重新規劃羅湖口岸設計,包括重建羅湖離境大樓與火車站,並建議將香港邊境大樓與港鐵東鐵線羅湖站搬至深圳以配合「一地兩檢」。他說,「這些釋出的土地,可作其他用途,例如發展創新科技或建造綜合商業城等」。從此大灣區居民甚至不用再進入香港就能夠直接在邊境購物。

 隨着社會發展及需求,特區政府已分三階段縮減陸地邊境禁區,由原來約2800公頃縮減至約400公頃。方舟指出現時禁區範圍主要集中在口岸周邊地區,認為政府應檢視是否有需要保留。「例如,沙頭角口岸的中英街就極具活化的價值!」他說,中英街現時的店舖普遍販賣低價值的商品,由於中英街擁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加上鄰近的客家文化,相信只要政府能將這些資源統合,就非常有條件將它發展為旅遊文化區。

 基建交通須全方位配合

 相比香港,深圳在陸路口岸改造和建設方面積極且進取,跨境貨運「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通關格局初步形成即是如此。至於旅檢方面,深圳市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正積極協商在新皇崗口岸、蓮塘/香園圍口岸、深圳灣口岸推行24小時通關服務,以滿足夜間通關需求。學者又認為,若想發展口岸經濟,離不開完善的基建交通,但香港境內口岸交通配套卻未如理想。

 黃元山認為發展邊境地帶能帶動新界商業活動及勞工流動。

 新界交通規劃「未見理想」

 黃元山表示,深圳一早已有跨境貨運「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規劃,即主要利用深圳灣口岸及蓮塘/香園圍口岸出入境。為配合港深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方早在2019年就已開始規劃重建皇崗口岸工程,釋出50萬平方米本來用作貨檢土地,用於港深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方區域開發。新建的皇崗口岸預計於2023年底落成,屆時大樓將會用作純旅檢,採取24小時「一地兩檢」模式。大樓將會成為交通樞紐綜合體,引入兩條城際鐵路與地鐵線,亦預留位置接駁北環線。他盛讚,「深圳的邊境規劃真是全方位思考,包括物流、人流、鐵路等。」

 黃元山也提到,特區政府已要求港鐵公司研究將北環線延伸至創科園及皇崗口岸的可行性。「我相信,只要能提供鐵路配套,就有助於促進更多跨境交流,同時亦有助於推動創科園的發展。」他說,深圳河北岸的深方科創園區已接駁市內地鐵以及城際列車,隨着創科園的詳細設計和上蓋建築的施工逐步展開,特區政府有需要加快建造北環線延線,因為北環線延線的項目越遲開始,工程難度與成本將會隨之大幅提高。

 至於新界整體交通規劃,黃元山指「仍未見理想」。他表示,特區政府自1999年後未有再更新《(新界)整體運輸研究》。隨着近年發展,社會對跨境交通、本地運輸規劃的需求已經改變了不少,若現時運輸規劃仍沿用當年的假設,當然就不合時宜,「特區政府需要有一個整體區域性規劃的思考模式,以及在新界發展大規模新發展區的願景。」

 港須規劃更多跨境道路

 黃元山表示,發展新界地區時,特區政府須考慮到基建的承載容量。現時香港邊境地帶多由鄉村地帶的小路組成,這些道路最初並不打算用來支援大型的人口流動所帶來的交通流量。因此,若計劃在這些邊境地帶規劃新發展區或新市鎮,有必要發展具區域策略性的大型交通基建設施,例如建造主要幹道及鐵路路線。他預期未來跨境交流將會越來越頻繁,建議政府提前規劃更多的跨境鐵路及道路,包括洪水橋至前海鐵路,以及將北環線向北擴展至香園圍等,這些都是值得研究可行性的建議。

 黃元山又提到,現時香港邊境地帶有若干數量的土地被規劃為保育區。在邊境地帶,香港城市化率只有20%,遠遠低於深圳的47%。他認為,整個社會需要思考這些邊境土地的生態價值,以及聚焦在這些土地裏面仍未失去其生態價值的部分,「其餘已經失去生態及保育價值的土地,政府就應將其釋放出來,作其他發展用途。」

 方舟指出,特區政府應重新審視新界整體發展規劃,統合發展整個邊境地帶。

 方舟則坦言,特區政府預料新田/落馬洲樞紐最快2025年動工,2032年才有首批居民遷入,但是,「北環線全線工程卻要遲至2034年才竣工,未能配合居民遷入時間。」他認為特區政府在發展新界東北時,必須做好交通規劃,建議將口岸地帶(包括河套區、文錦渡口岸以南、蓮塘/香園圍口岸以南)連接起來。他續稱,坪輋/打鼓嶺新發展區位於文錦渡口岸以南,是新界北難得一見的大面積平原地帶,目前正是重新審視新界北整體規劃的適合時機,必須檢視其中是否有提前部分規劃安排的空間,「千萬不要等到2030年以後才進行規劃。」(記者黃雪峰)

[責任編輯:蔣璐]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