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瑞:攜手港澳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2021-06-01 15:11
來源:求是網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2017年7月1日,總書記在香港親自見證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粵港澳三地政府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標誌着大灣區建設正式啟動。在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廣東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舉全省之力,攜手港澳推動大灣區建設朝著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穩步邁進。

 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立足全局和長遠作出的重大謀劃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關心、關注、關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多次親臨視察指導,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親自擘畫了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宏偉藍圖。在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黨中央作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決策,充分體現了總書記、黨中央的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對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長遠歷史意義。

 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9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8000多萬,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變化的背景下,充分發揮粵港澳三地開放優勢、推進大灣區建設,有利於構築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融匯的重要支撐區、更好助推「一帶一路」建設,有利於為全國構建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探索路徑、積累經驗。

 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一國兩制」的應有之義;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重大決策。推進大灣區建設,將廣東珠三角與香港、澳門作為一個整體從國家層面進行統籌謀劃,有利於更好拓展港澳發展空間,使港澳從國家發展中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使港澳同胞更好地分享國家發展的成果,不斷增強對國家的向心力和對「一國兩制」的認同感。

 粵港澳三地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粵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人緣相親、民俗相近、優勢互補,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連續32年位居內地省份第一,香港是重要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澳門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推進大灣區建設,有利於充分發揮港澳獨特優勢和廣東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優勢,加快建立互利共贏的區域合作關係,更好地集聚國際高端資源,有利於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提升發展能級和國際競爭力。

 廣東新時代必須切實承擔起的新使命。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寄望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並專門用「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指出新時代廣東改革開放的「綱」就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求廣東擔當好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職責,舉全省之力辦好這件大事。廣東必須奮力推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更好落地落實,綱舉目張引領帶動全省改革發展,為全國發展大局提供堅強支撐。

 二、攜手港澳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廣東緊緊圍繞《規劃綱要》提出的五大戰略定位和七項重點任務,堅持「中央要求、灣區所向、港澳所需、廣東所能」,攜手港澳共同推動大灣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和顯著成效,三地加快實現硬聯通、軟聯通、智聯通、企聯通、心聯通。

 攜手打造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大灣區城市發展格局更加優化、交通往來更加便捷。香港、澳門、廣州、深圳是大灣區的四大中心城市,是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廣東緊緊圍繞《規劃綱要》賦予各市的定位,着力提升廣州、深圳國際化現代化水平,與香港、澳門共同發揮好中心城市核心引擎作用。特別是認真落實中央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和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以同等力度支持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深交所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落地實施,廣州期貨交易所正式成立,中新(廣州)知識城上升為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和廣州、深圳「雙城」聯動效應充分顯現。支持深港、穗港、廣佛、珠澳等深化交流合作,大力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城市群發展格局加快形成。堅持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作為城市群建設的先導工程,加快推進「軌道上的大灣區」和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大灣區高鐵里程超過1200公里,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標誌性工程建成通車,從香港乘車前往珠海、澳門從3小時縮短至半小時,從香港乘高鐵前往廣州最快僅需48分鐘,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蓮塘/香園圍口岸、新橫琴口岸正式開通,自助查驗、「一地兩檢」、「24小時通關」等新型通關模式廣泛應用,旅客通關基本實現排隊不超過30分鐘。

 廣東堅持把創新發展作為大灣區建設的首要任務,強化三地科技設施聯通、科技要素暢通、創新鏈條融通,大力提升大灣區科技創新實力。圖為2021年4月19日,在廣東工業設計城創新科技館,工作人員在展示機械人「速斗無人區」。 新華社記者 殷剛/攝

 攜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地創新要素加快集聚、協同創新迸發活力。與國際一流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差距在科技創新,最大的潛力也在科技創新。廣東堅持把創新發展作為大灣區建設的首要任務,充分發揮港澳5所全球100強大學、廣東5.3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等優勢,強化三地科技設施聯通、科技要素暢通、創新鏈條融通,大力提升大灣區科技創新實力。2020年廣東省研發經費投入超過3200億元,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4年位居全國第一。加快集聚高水平創新資源,國家批准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中國散裂中子源、強流重離子加速器、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高端平台加快發展。全面實施境外高端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實際稅負水平實現與港澳趨同,惠及近9000名境外創新人才。大力推進創新資源跨境流動,廣東向港澳開放1萬多台大型科學儀器,與港澳合作新建20家聯合實驗室,支持港澳科研機構參與廣東省重大科技計劃,累計跨境撥付財政科研資金1.5億元。近年來,廣東在網絡通信、生命科學、新材料等戰略領域布局建設10家省級實驗室,吸引近200位院士、多位港澳科學家共同參與,成為破解「卡脖子」問題的主力軍和三地科技合作的典範。同時,充分發揮三地比較優勢,探索形成「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轉化—港澳服務」的協同發展新模式,在人工智能、超高清視頻等領域培育形成一批新興產業集群,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領頭羊」。

 攜手打造「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大灣區開放合作水平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廣東圍繞打造「一帶一路」建設重要支撐區,攜手港澳推動開放資源融合、開放優勢互補、開放舉措聯動。港澳是國際自由港,廣東是外經貿大省、外貿進出口總額佔全國1/5強。廣東充分發揮三地比較優勢,以共建開放「大平台」、拓展經貿「大網絡」、培育灣區「大市場」為突破口,共創國際經貿合作新優勢,大灣區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粵港澳三地聯合赴法國、英國、意大利、日本等地舉辦投資推介和經貿交流活動,引起各方熱烈反響。同時,充分發揮香港、廣州、深圳三個中心城市機場、港口的樞紐作用,加快推進世界級機場群港口群建設,大灣區機場群旅客吞吐能力超過2億人次、港口群集裝箱吞吐量超過8000萬標箱。攜手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支持香港舉辦「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澳門打造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等交流平台,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升格為中國(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十三五」期間,廣東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年均增長7.5%、總量超過1.7萬億元,東盟躍升為廣東省第一大貿易夥伴。

 攜手打造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三地規則銜接深入推進、營商環境更加優良。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建設的,國際上沒有先例。廣東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大力推動規則、制度、機制的聯通貫通融通,積極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努力把制度差異變為制度優勢。以對接港澳營商環境為牽引,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和「數字政府」改革建設,不斷拓展三地商事規則銜接、職業資格互認、標準對接的領域範圍。近年來,廣東省在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框架下探索對港澳實施更短的負面清單,港澳企業在法律、會計、建築等領域投資營商享受國民待遇,依託「數字政府」平台實現港澳企業商事登記「一網通辦」,目前已有1萬多家港澳企業通過便利途徑實現登記備案、2000多名港澳專業人士取得內地註冊執業資格。充分發揮前海等重大平台試驗田作用,積極探索制度型開放,打造粵港澳三地緊密合作的結合點和經濟發展的支撐點。前海堅持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累計註冊港資企業1.1萬多家,推出制度創新成果610項,2020年合作區註冊企業實現增加值2586億元。橫琴聚焦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初心,建成新橫琴口岸、廣珠城軌橫琴延長線等重大項目,「澳門新街坊」綜合民生項目加快建設、將為澳門居民提供約4000套住房,引進澳資企業超過4000家、近兩年增加2倍多。

 攜手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港澳居民在粵工作生活更加便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共享發展,為港澳同胞特別是青年在內地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我們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大灣區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落實國家惠港惠澳政策,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在購房、就業、教育、社保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共同抓好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文化旅遊資源開發,推動三地民眾共享高品質公共服務。目前,廣東省中小學在讀港澳學生9.5萬人、高校在讀港澳學生1.4萬人,港澳居民在廣東參加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累計達18.7萬人次。全力支持配合港澳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強化三地聯防聯控,協助香港特區政府開展「普及社區檢測計劃」、建設方艙醫院和臨時醫院,創新推進粵澳健康碼轉碼,有序恢復粵澳兩地人員正常往來。特別是順應越來越多港澳青年投身大灣區建設、到內地創新創業的趨勢,合作共建13家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從政策、平台、環境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在粵創業的港澳青年可以同等享受內地創業補貼和人才房、個人所得稅等優惠政策。目前,在廣東的港澳青年創業團隊近600個、從業人員超過4000人。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港澳青年在大灣區開啟他們的創業之路。他們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加快融入國家創新創業的浪潮,在大灣區追夢、築夢、圓夢。「80後」吳以航是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會員,2017年成立藍點科普教育有限公司。圖為2020年7月14日,吳以航在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為學生上培訓課。 新華社記者 張金加/攝

 經過近4年的共同努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20年大灣區經濟總量達11.5萬億元、比2017年增加1.4萬億元,進入世界500強企業21家、比2017年增加4家,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卓越領袖的雄韜偉略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偉力,充分證明了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英明正確,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制度優勢和「一國兩制」的蓬勃生機活力。

 三、篤定心志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更大成效

 當前,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奮力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時期。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賦予新的使命任務。廣東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心懷「國之大者」,攜手港澳積極作為,深入推進大灣區建設,加快探索有利於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着力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在打造全球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上實現更大作為。創新是塑造我國在國際大循環中新優勢的關鍵,也是大灣區建設的首要任務。廣東將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對標全球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攜手港澳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進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大力集聚全球高端創新資源,加快打造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完善跨境產學研合作、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機制,更好地強化戰略科技力量、破解「卡脖子」問題,在更高起點參與國際科技前沿合作與競爭。

 着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在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上實現更大作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大灣區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廣東將堅持發展實體經濟不動搖,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抓好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聯合港澳打造一批產業鏈完善、輻射帶動能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集群,更好促進廣東製造業與港澳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努力打造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梯隊。

 着力暢通經濟循環,在增強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功能上實現更大作為。大灣區地處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交匯點,擁有銜接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獨特優勢。廣東將緊緊圍繞暢通經濟循環這個關鍵,統籌推進高鐵、高速公路、城際軌道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協同港澳打造世界級機場群港口群,加快構建暢通粵港澳、連接全世界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大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深化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的對接,加快構建統籌內外的貿易、投資、生產、服務網絡,不斷強化支撐、聯通和撬動功能,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着力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在打造我國改革開放「新標杆」上實現更大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同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緊密關聯。廣東將對標國際最高最好最優,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支持深圳深入開展綜合改革試點,推動前海、南沙、橫琴、河套等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與經濟特區、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集成疊加,加快構建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努力為我國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提供重要支撐。

 着力辦好三地民眾關切的實事好事,在打造高品質生活共同家園上實現更大作為。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關鍵聯結點,也是大灣區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的重要目標。廣東將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大灣區民眾最關心的「身邊事」辦起,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全面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政策體系,大力支持港澳青年在廣東就業創業,紮實推進健康灣區、美麗灣區、人文灣區建設,努力打造港澳同胞和內地居民同享高品質生活的共同家園。

 春潮湧動大灣區,揚帆奮進正當時。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一國兩制」的巨大優勢,粵港澳三地齊心協力、積極主動作為,一定能夠推動大灣區建設取得更大成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者 馬興瑞 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

[責任編輯:雨杉]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