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地研發總投入持續增長,由2014年的167億港元增加57%至2019年的263億港元。初創企業的數目也由2014年約1070家,增至2020年約3360家,並培育出8家獨角獸企業。」香港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局署理局長鍾偉強日前表示,經過近幾年努力,香港科技創業生態日趨蓬勃。
不只是香港,粵港澳大灣區的其他城市也都在積極布局,着力發展科技創新產業。中央對此更是大力支持,國家發改委日前公布,將設立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資金,直接投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港澳元素較為突出的科技創新、創業、教育、基礎設施等項目。多名業內人士認為,這將給大灣區科創生態圈注入一劑強心針,助力大灣區科創產業完成「從0到1」「從1到100」的突破,打造科技創新的「大灣區模式」。
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具創新能力的城市群之一,大灣區的科技創新發展自然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科技創新、新興產業都是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產業,只有在資本非常豐富的地區才有發展土壤。粵港澳大灣區的資本在全國是最有優勢的,在世界上也是有優勢的。」在不久前結束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說。
香港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榮譽教授陳清泉同樣認為,與世界上其他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擁有更大的面積、經濟體量和人口,發展潛力更足。尤其是隨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和選舉制度的完善,社會恢復穩定,香港科創界可以安心科研、專注創新,充分挖掘和發揮「一國兩制」優勢,助力國家科技自立自強。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在博鰲論壇上也發言指出,一個城市群將所有關於科技創新產業需要的元素都集合在一起,是非常難的。「大灣區最獨特的特點,就是『一國兩制』。全世界都找不到一個城市群,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種貨幣。但是,7200萬灣區人民又有相同的文化,而且人緣相親。」林鄭月娥說:「我覺得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科技的發展會非常好,這也是為什麼兩年前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除了一些總體的指導以外,放在最前面的不是金融,也不是航運,而是科技創新。」
找准角色定位「拼船出海」
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認為,建設好大灣區關鍵在創新,必須充分發揮利用大灣區內各個城市的優勢。「利用好香港的金融服務業、深圳的創新、珠三角的製造業、澳門與葡語國家的關係,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推動珠三角製造業轉型升級,增強地區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開拓粵港澳經濟合作新模式。」何厚鏵認為,這不僅會促進大灣區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更會推動大灣區一體化發展達到更高水平、發揮更大作用。
金融和科研能力是香港的優勢。「科研公司要做大做強,需要融資。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尤其是3年前,通過修改上市條例,允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在香港上市,吸引了一些有潛力的公司到香港上市。」林鄭月娥表示,香港科研實力不俗,有5所大學位列全球100強,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有數十位香港院士。但是,香港也有短處——人口只有700多萬,缺乏市場,也缺乏製造能力。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香港製造業已經北移到廣東省。林鄭月娥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有龐大的市場支撐,而且有很好的製造能力,在科技創新方面有着非常完整的產業鏈。讓不同城市找准角色定位,發揮出各自在科研、市場、製造、融資等方面的優勢,大灣區科技創新就可實現「拼船出海」。
讓科創要素都流通起來
「要做好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還有兩個挑戰,一個是怎麼讓科技創新的要素流通,讓人流、資金流、數據流都流通起來。第二個是必須爭取更多的科研人才落戶大灣區。」林鄭月娥認為,在中央支持和粵港澳探索合作努力下,這兩年要素流通取得了不少積極進展。
比如為發展生物科技,廣東已通過簡化進出口手續,向港澳開放1萬多台大型科學儀器。位於東莞松山湖的中國散裂中子源,則是大灣區科技創新的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用於鋰電池、可燃冰、磁性材料等前沿研究。
在吸引人才方面,廣東已全面實施大灣區境外高端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引進近9000名境外創新人才。香港也於今年推出為期5年的「傑出創科學人計劃」,動用20億港元,匯聚更多海內外創科人才。澳門更是早早將「大力促進科技創新,全面建設智慧城市」作為特區政府施政重點,加緊引進科技人才。
「大灣區的合作首先要有大胸懷、大決心,一定要從國家未來100年發展的趨勢和角度來考慮。」中國國際經濟關係學會會長李若谷認為,大灣區建設離不開創新的思想和勇氣,政策要協調,人員信息的交流藩籬要突破,稅收政策和法律等要統一,這樣才能將各地在不同領域的優勢都最大化,發揮出大灣區發展的整體效益,真正實現強強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