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集】中美資本戰港可擔要角

2020-12-15 00:51
來源:香港商報

 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吳桐山

 美國總統特朗普雖然還有1個月左右的任期,但仍然沒有放棄利用僅餘的時間打壓中國。最新動作是禁止美國的資金投資中國的一些企業,從而促使國際資本市場撤離中國企業,繼富時羅素及標普道瓊斯指數將受制裁的中國企業剔除旗下指數的成分股組合後,納斯達克也宣布在本月21日起把4間中國企業從旗下部分指數的成分股組合移除。

 美國政府的算盤是藉着美元霸權和美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領導地位,推動國際金融市場「去中國化」。但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中國也不會被動捱打,肯定會主動出招應對。

 首先是擴大金融市場開放。美國再霸道,都不能控制地球上所有的企業和個人投資中國,只要中國的大門打得更開,就是對美國的最好反制。疫情下中國控疫成績理想、經濟一枝獨秀,更加吸引國際熱錢近月持續流進內地,幫助A股市值持續增加位居全球第二,當前較第三的東京交易所市值高出71%。今年二季度,境外投資中國內地境內證券淨流入逾600億美元,處於歷史較高水平,就是最好的證明,說明人民幣資產具有較強的吸引力。現時世界過分投資美國,相信正處於一個轉折點,歷史上將記低2020年是一個轉變之年,中國及美國的儲備貨幣地位將在這一年開始被確立。

 筆者過往也撰文提及,無論對比GDP比例還是對外貿易總額比例,美元霸權在世界範圍內都是「超配」,也就是美國對國際金融市場的主導,其實高於其實際的經濟實力。相反隨着中國的穩健發展,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話語權卻與其經濟實力不匹配。美國搞「去中國化」實際上是苟延殘喘,希望撐多一會,但難改國際金融市場減配美元資產的大趨勢。

 其次,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在中美資本市場爭奪戰中可以起到關鍵作用。香港有成熟的銀行和金融體系,實行普通法,港元與美元掛鈎,一直扮演着投資中國內地的橋頭堡。美國逆歷史潮流搞「去中國化」,香港正好推出更多投資中國內地的產品和服務,擴大自身的國際影響力。國際投資者不能通過過往主流的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等指數基金投資中國內地,香港本地不受美國制裁影響的投資產品,自然有其獨特的吸引力。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香港也要主動完成角色轉變。過往,香港是國際資金在美國主導的遊戲規則下,進入中國的橋頭堡,對美國馬首是瞻;但將來,香港要變身為中國自主的、吸引外資進入中國的橋頭堡。美國不讓我們按照她的遊戲規則運行,我們正好可以創造自己的體系。這對香港的金融市場發展,其實是一片藍海。

[責任編輯:黃逸]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