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上周進行第三輪辯論,其後當地選情峰迴路轉,對資本市場形成不同的衝擊。環球復蘇不能靠美國,必須看中國,中國政策的一舉一動將牽動全球,流動性政策尤其凸顯。
早前,人行行長易綱在北京一個論壇中表示,在今年抗疫的特殊時期,宏觀槓桿率會出現短暫上升,但隨着明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速度回升以後,宏觀槓桿率會「更穩一些」,貨幣政策要把握好貨幣供應的總閘門,適當平滑宏觀槓桿率波動,使之長期維持在合理軌道上。
加息言之尚早
由於目前消費、出口、製造業等內生需求都比較強勢,投資市場開始擔心如明年初內外需同步上揚,政策上是否會「去槓桿」,貨幣上是否會「收量加息」,成為兩大核心關注焦點。
雖然明年的政策基調仍須以年底政治局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基調為準,但人行行長的表態某程度上回應了市場的關切點,其實並未釋放出過度收緊和轉向的含義,貨幣政策穩定性有望持續。
須知道,貨幣政策正常化不等於再收緊,易綱和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強調的是「穩定」,雖然重新提及總閘門,但這只是回歸正常化的信號。目前內地經濟尚未恢復全面增長加速,談及加息為時尚早,這一輪經濟能否全面加速主要取決於外需反彈幅度,仍具不確定性,且貨幣政策價格工具目標多元化,牽一髮動全身,若採取價格工具不變,必須配合其他量和結構政策微調,才較符合目前精細調控的目的。故此,資金面料將繼續維持緊平衡,「既不讓市場缺錢,也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
其次,槓桿率更穩一些,而非壓縮,人行行長強調「明年槓桿率更穩一些」,其實並未透露出強勢穩槓桿或降槓桿的意思,反而釋放了容忍明年槓桿繼續小幅回升的態度。縱觀一系列統計及數據比較,估計明年內地流動性仍有一定的空間,投資市場不需要過於擔憂。
資深投資銀行家 溫天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