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機AI技術助渝拓智慧農業新模式

2020-09-12 15:04
来源:香港商報網

  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智匯八方,2020線上智博會智匯八方新聞中心「智慧農業」線上群訪11日舉行,重慶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科、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農業科技信息中心主任歐毅、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農業機械研究所副所長崔晉波、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龍翰威等嘉賓圍繞數字農業、智慧農機、農業AI等農業數字化轉型的創新成果以及重慶市智慧農業的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話題展開探討。

  劉科說,智慧農業是現代農業機械、智能、智慧的高級階段,集成了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依託農業基礎設施、各種傳感器、通信技術,實現全程感知、預警、分析、決策、執行、控制的智能化,使農業生產更具有「智慧」。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緊緊圍繞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的應用,通過建設重慶市智慧農業示範基地,整合現代農業產業園信息化建設項目,形成連接「農田—雲端—用戶」的農業物聯網生態,帶動相關上下遊企業,帶動價值鏈提升,促進智慧農業新模式、新業態、新經濟的發展。

  劉科回應記者提問時說,通過農業AI、5G等技術在新冠疫情中借助信息化的手段,精準對接產銷需求,強化監測預警,準確研判,研判農產品的購銷形式,為及時出台相關政策措施提出建議,合理引導市場預期,同時積極搭建農產品線上平台,通過手機APP,區縣長直播帶貨等方式,大力促進農產品線上的銷售,切實防止產地賣難和市場斷供,讓市民足不出戶就能裝滿米袋子菜籃子和果盤子。

  智能農機助力農業生產

  四大平台助農業數字化轉型

  歐毅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農業數字化轉型是實施鄉村振興的一個主要措施,涉及農產品從田間到嘴巴全產業鏈方方面面的融合。為助力重慶農業數字化轉型,搭建了四大農業數字化轉型研究平台,一是搭建了山地農業大數據平台,二是智慧鄉村、智慧園區的數字化管理平台,三是實現了重慶農業遙感數字一張圖,四是丘陵山地農業物聯網智能管理服務平台。

  在搭建山地農業大數據平台方面,針對重慶丘陵山地,利用現代物聯網技術,雲計算技術,大數據融合技術,建成了集科研與服務一體的綜合服務平台,實現農業生產智能化,示範推動農業信息化應用的深度和廣度,為山地農業升級轉型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

  在智慧鄉村、智慧園區的數字化管理平台方面,以村為單位,搭建了武隆區復興村三維數字管理平台,對村農業基地、三產融合、鄉村旅遊、黨建等進行智慧化管理,目前該村成為重慶市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示範村。

  在實現了重慶農業遙感數字一張圖方面,對重慶農業實施精準遙感監測,開展衛星遙感技術、多元信息融合技術、地面智能監測技術等研究,進行重慶全域耕地的矢量化處理,形成重慶耕地的數字化地圖。這個數字化地圖的形成,對提高農作物監測和市場預判,以及制定相關政策,實施精準化的管理具有重大意義。

  在丘陵山地農業物聯網智能管理服務平台方面,針對重慶市的土地條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比如墒情、苗情、蟲情等農業環境因素的監測,建成丘陵山地農業物聯網管理平台,實現農業的精準化管理,降低農產品的生產成本。這四個平台對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很大的助力。

  智慧農機實現無人化作業

  崔晉波與記者互動交流時說,重慶市農科院下屬機構農業機械研究所研發了兩款果園機械,一個是果園的無人對靶施藥機,另一個是在做的智慧農機。

  據介紹,無人對靶施藥機,也可稱為機器人,可精準施藥,大幅提高農藥利用率,可以減少農藥施用量50%以上,所以它對土壤的保護有很好的作用。它是採用新能源技術,採用電動加氣動的方式,達到真正的零排放,對環境的保護還有果品品質提升都有很大的好處。值得一提的是,施藥機現在實現了遠程和無人駕駛,並且在後期還要對這個機器進行升級,比如說給它加載3D視覺技術,讓這個農機長了眼睛,可以自己識路、做更高級的動作。

  果園採摘機器人則是採用了六軸機械臂的方式,也採用3D視覺技術,現在已經在最後的調試和實驗階段了,後期會有科研的一些成果出來。

  龍翰威回答記者提問說,農科院做的農業機器人分為幾個部分,首先是自動化的移栽定植系統,通過這個移栽定植系統可以精準的把每一株菜放在對應的栽培區域,在它成熟之後又定點定位把它採摘,通過物流系統再轉運到收割系統。這是成套的機器人系統,其中分了移栽、定植、智慧物流、自動收割四個部分。在應用方面,重慶農科院目前已建成重慶首座魚菜共生AI工廠。(記者 陳萬翔)

[责任编辑:趙桐曲]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