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中醫】來自《易傳》的中醫陰陽理論

2020-08-03
来源:香港商報副刊

中醫的陰陽理論來自《易》的「太極生兩儀」。陰陽的概念在中國歷史上的出現,可以說是中國哲學開始和形成。陰陽觀念的萌芽可上溯到夏商時代,形成在西周前期。

文:吳文豹

陰陽二字早在甲骨文中已出現,分別指背陽,向陽的兩種地方。直到西周中晚期,這種本來講述自然現象或事物運動變化被應用到哲學範疇。《易傳》將陰陽更系統化、理論化,並將陰陽提升到哲學本體論的層面。《周易‧系辭上》更明確提出:「一陰一陽之謂道」,《易傳》不僅把「陰陽」看成是宇宙萬物的本體,而且把陰陽描述為解釋宇宙生命一切現象的模式方法。從此「陰陽」被提升為表示兩種對立統一事物或同一事物對立統一的兩面的符號。《易傳》對「陰陽」的內涵、屬性、功用以及對立對待、和諧統一,轉化變易的關係都作了十分精詳的說明。從而奠定了中國哲學文化的基礎,決定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面貌和特徵。並對中華傳統科學的各學科,其中包括中醫學,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陰陽理論奠定了中國哲學文化的基礎,並對中醫學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唐代大醫家孫思邈在談到易學對中醫的影響時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大醫」。張介賓在《類經圖翼‧醫易義》中說:「是以《易》之為書,一言一字皆藏醫學之指南」。又說:「醫不可以無《易》,《易》不可以無醫。若能兼而有之,則《易》之變化出乎天,醫之運用由乎我」。說明易道、易理一直指導着中醫理論,成為中醫理論的基礎內容、理論核心。張介賓在《景岳全書》中對陰陽學說甚至有「醫學之要,陰陽而已」之論述。陰陽學說始終貫穿於中醫理論體系的各個方面,從形質到功能、病因到病機、診法到辨法,治法到方藥、針灸到推拿,內科到外科等陰陽之論,無所不在,大致可歸納以下內容:

第一,用陰陽學說來解釋形體結構,把人體結構劃分為相對應的陰陽相對兩部分。《素問‧寶命全形論》裏面說:「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從陰陽學說角度就形體而言,可分為上部為陽,下部為陰;體表為陽,體內為陰;背部為陽,腹部為陰;四肢外側為陽、內側為陰。從臟腑來分: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對每一臟腑又可分為陰陽,如心可分為心陰、心陽,腎可分為腎陰、腎陽,胃可分為胃陰胃陽等等。

第二,用陰陽學說來概括生理功能。中醫學認為,人體在正常情況下,生理功能應該保持陰陽協調平衡,即所謂「陰陽調和,百病不生」,一旦人體生理功能出現障礙,就會生病。假如生理功能停息,人的生命就會終止。正如《素間‧生氣通天論》中所說:「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第三,用陰陽學說來說明病理變化。陰陽二者,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作用,並在某種條件下可相互轉化,故當人體之陰或陽發生偏勝時,就可以出現「陰勝陽則病、陽勝陰則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的病理現象。假若偏盛至極,物極必反,又可出現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的病理變化。另外,當人體陰陽發生偏衰時,又會出現陰虛則陽亢、陽虛則陰盛,陰虛則熱,陽虛則寒的病理變化。若偏衰至重,又可發生陰損及陽、陽損及陰的進一步病理變化。

第四,陰陽學說可用來分析病因病機。中醫學對病因病機也可以作陰陽之分和陰陽之辨。就外感症而言,可有風、暑、火、熱諸邪之分,但它們均屬於陽邪,陽邪最易傷及人體陰液。寒邪、濕邪屬陰邪、它們入侵人體,最易損傷人體陽氣。因為陰陽可以相反相搏,相互制約。

第五,陰陽學說可以用來指導疾病的診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指出:「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醫家察病,先別陰陽。在四診(望、問、聞、切)都要陰陽分辨,在八綱(陰陽、表裏、寒熱、虛實)中辨陰陽為總綱。陰陽學說在診斷疾病中有提綱挈領,執簡馭繁,明察疾證的作用。

第六,用陰陽學說來確立治則。《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說:「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這是中醫治病的基本原則。比如寒則熱之,熱則寒之,陰病陽治,陽病陰治,以使陰陽失調得以糾正,恢復「陰平陽秘」正常狀態。

第七,指導歸納藥物性能,比如藥物中,性能寒、涼屬陰,熱、溫藥屬陽。辛甘發散藥為陽,酸苦涌瀉藥為陰。升、浮上行發散之品屬陽,沉、降下隋之能為陰。

可見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重要地位。

吳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從事中醫臨床、醫學教學55年。曾在滬時從業西醫骨科臨床經驗達17年。在中醫骨傷、推拿、針灸及中西醫結合領域頗有造詣。對臨床、教學有獨特見解與理論學說。

[责任编辑:副刊]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