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頓總領館 專家解讀六大關鍵問題

2020-07-22
來源:香港商報網綜合

  【香港商報網訊】據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7月22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據美方消息人士透露,7月24日下午4時前,中國駐休斯頓總領館將被要求關閉,領館人員將被要求離開。中方能否證實?

  汪文斌:7月21日,美方突然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這是美方單方面對中方發起的政治挑釁,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違反中美領事條約有關規定,蓄意破壞中美關係,十分蠻橫無理。中方予以強烈譴責。中方敦促美方立即撤銷有關錯誤決定。否則,中方必將作出正當和必要反應。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政府不斷向中方甩鍋推責,對中國進行污名化攻擊,無端攻擊中國的社會制度,無理刁難中國駐美外交領事人員,對中國在美留學人員進行恐嚇、盤查,沒收個人電子設備,甚至是無端拘押。此次美方單方面限時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是美對華採取的前所未有的升級行動。

  中方一貫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原則,滲透、干涉別國內政從來不是中國外交的基因和傳統。中國駐美外交機構始終致力於促進中美兩國人民互相瞭解和友誼。中方根據《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和《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爲美駐華外交機構和人員履職提供便利。反觀美方,去年10月和今年6月兩次對中國駐美外交人員無端設限,多次私自開拆中方的外交郵袋,查扣中方公務用品。由於近期美方肆意污名化和煽動仇視,中國駐美使館近期已經收到針對中國駐美外交機構和人員的炸彈和死亡威脅。美駐華使館網站更是經常公然刊登攻擊中國的文章。相比之下,是誰在干涉別國內政,是誰在搞滲透、搞對抗,事實一目了然。

  美方聲稱美中關係不對等,這是美方的慣用藉口,毫無道理。事實上,單就中美駐對方國家使領館數量和外交領事人員數量而言,美方遠遠多於中方。

  我們敦促美方立即撤銷有關錯誤決定。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採取措施堅決應對。

  專家解讀六大關鍵問題

  多位中美關係及國際法學者22日對記者表示,美方此舉在外交史上和中美關係史上是史無前例的,中國應該給予相應的反制措施,包括關閉美國在華領事館。《環球時報》整理了幾個關鍵問題,以對此事進行解讀。

  美國為什麼突然關閉領事館?

  外交部的回應中並未明確提到美方突然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的具體原因,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奧塔格斯22日對於原因的回應則難以讓人信服:「我們已指示關閉中國在休斯敦的領事館,以保護美國的知識產權和美國的私人信息。」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直言,美國給的理由十分牽強,美國政府是想用這種突然的舉動「給中國狠狠一棒」,希望打中國一個措手不及,是美國政府內部的反華鷹派促成了美國如此齷齪的決定。

  網絡上對此事起因有各種猜測,如「美國方面希望讓疫情期間撤出中國的外交官和家屬回到駐華領事館,但不配合中國防疫措施」,據權威消息人士向《環球時報》透露,此猜測是虛假消息,美國駐華各使領館都處於美方根據疫情形勢希望保持的狀態,包括美國駐武漢總領事館,中國未對它們的運轉設置任何障礙。早在7月2日舉行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就美國外交官返華事宜,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美雙方就美國外交官返華保持着密切溝通,此前,經雙方協商,中方已協助美方安排一架包機送返美國外交官,他表示目前中國仍面臨較大的外方輸入壓力,「中方所採取的防禦措施,對外國駐華使團一視同仁。」

  發言人汪文斌當日的回應似乎點破了美方舉動的真實原因:「美方聲稱美中關係不對等,這是美方的慣用借口,毫無道理。事實上,單就中美駐對方國家使領館數量和外交領事人員數量而言,美方遠遠多於中方。」

  關閉領事館和「驅逐」一樣嗎?意味着什麼?兩國會斷交嗎?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22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突然要求他國總領事館在很短時間內關閉是非常無禮的行徑,其性質無異於「驅逐出境」。呂祥則表示,驅逐外交人員和關閉領事館實際意義是一樣的,只是後者的措辭稍微婉轉一些,關閉使領館後,外交人員也會被要求離開。

  馬呈元認為,斷絕外交關係的情況應該是不會出現的,因為這是最極端的情形,它前面還有一些步驟可以做。若美方驅逐中方外交官或者是領事人員,那麼中方也會採取同樣的措施來驅逐美方的外交官和領事人員。更嚴重一些的情況,會導致外交關係等級的降級。

  美方的舉動觸犯了哪些國際公約?

  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副研究員彭芩萱2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根據美國憲法第 6條第2款(the Supremacy Clause)規定「本憲法及依本憲法所制定之合眾國法律及根據合眾國的授權,經締結及將要締結的一切條約,應成為全國的最高法律;且每個州的法官應受其約束,不論任何一州法或法律中有任何相反的規定。」美國於1969年批准《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並批准了該公約的任擇議定書。因此,《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具有優先於其他國內法適用的至上法律效力。因此,美方未經雙邊協商、單方面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的行為乃蓄意繞過國際條約義務和美國憲法、給中方極限施壓的行為,既不符合維約精神也不符合美國憲法對條約至上性的規定。

  根據《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第 25條和第27條,美國作為接受國,有履行給予外交人員執行職務之充分便利的條約義務,並應允許和保護使館為一切公務目的自由通訊。同時,《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第23、30條規定,使館館舍不受侵犯,使館館舍與設備、館舍內其他財產與使館交通工具免受搜查、征用、扣押或強制執行,外交人員的私人寓所、文書及信件、財產不受侵犯。因此,外交部回應中提到美國去年10月和今年6月兩次對中國駐美外交人員無端設限、多次私自開拆中方的外交郵袋,查扣中方公務用品,這些行為既違反美國條約義務也不符合美國憲法「條約至上性」的精神。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外交部諮詢專家馬呈元提醒,應注意看這些行為背後的主體是政府還是個人,如果是政府行為,那相應的國家需要承擔責任。但如果是個人的行為,所在國家也要在對這種行為防止不利或制裁不力時承擔責任。

  關閉駐休斯敦總領事館會對我外交工作造成哪些實際影響?

  呂祥認為,72小時關閉領事館的難度特別大,休斯敦是得克薩斯州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國疫情最嚴重州之一;關閉領事館對於當地的華人華僑來說,影響會很大,也會影響中美在這一地區的經貿人員往來等活動。他同時強調,之前有新聞說使館人員在燒東西,在這樣的情況下,除非出現重大的意外和事故,否則美方無權闖入中國領事館。

  馬呈元強調,按照國際法和外交公約條例,即使是關閉領事館的情況下,美方也有責任和義務保障中方領事和外交人員撤離的安全,以及財產的安全。

  美方此舉將對中美關係造成怎樣的後果?

  信強對《環球時報》表示,美國的舉動是中美關係史上前所未有的,表明雙邊對抗已嚴重升級。呂祥表示,在沒有任何徵兆的前提下要求一個國家的使館限時關閉,這在外交史上和中美關係史上是史無前例的,也會給中美關係带來建交以來的最大的考驗。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美國問題專家金燦榮認為,此事的性質就是政治對抗升級,是非常嚴重的事件,可以看出,美國政府內部有一些人已經鐵了心要跟中國搞「新冷戰」,甚至不惜發動一場戰爭,來把中國的氣勢打掉,延緩中國發展。他認為,首先,美國政府從目前出台的各種制裁措施和言行來看,對華戰略敵意比外界所預料的更深。第二,可能是大選的原因,特朗普團隊需要提升中美對抗的程度,轉移國內視線。獲得國內基本盤的支持。但無論是出於哪一個原因,結論很清楚,中美關係會繼續下滑。

  中國有哪些牌可以打?

  在談到中方接下來可能採取的合法合理又符合國際關係和外交公約方面的反制措施時,馬呈元談到,中方最有可能採取的行動就是相應減少一個美方駐華的總領事館。信強表示,美方此舉肯定將招致中國的反擊。他認為,中國也不排除會關閉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環球時報》22日在社交網絡上設置的投票顯示,多數網友認為美國駐港總領館最可能被關閉。

  不過,據路透社22日消息稱,中國正在考慮關閉美國駐武漢總領事館,但該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證實。

[責任編輯:蔣琳]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