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铅华洗尽依丰盈,雨落荷叶珠难停。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唐诗道出了杨贵妃保持美貌的奥妙,秘诀是服用了阿胶。
据史料考证,阿胶的应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几年来,阿胶成为越来越多人滋补养生的选择。
对于阿胶需求的不断提高,阿胶价格也水涨船高。尤其是,全国最大的阿胶生产厂商、中华老字号——东阿阿胶,阿胶产品零售价格从80元一公斤到如今的5000元左右一公斤。
虽然价格高企,东阿阿胶却遇到了诸多不顺,经历了“水煮驴皮”事件以后,竞争者云集,其业绩大幅度下滑。今年开年,东阿阿胶依然未能扭转局面。
业绩下滑
4月14日,东阿阿胶发布其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一季度预亏6684万元至9436万元,而上年同期盈利39318万元。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117%至124%。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东阿阿胶业绩下滑早在2019年就已经开始了。
东阿阿胶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全年其净利为-443,915,811.52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1.29%。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业绩下滑之前,东阿阿胶已经保持了连续13年的增长。
根据东阿阿胶发布的历年年度报告数据,在2005年,其净利润经历小幅度下降后,2006年,盈利153,855,462.80元,同比增长40.26%。一直到2011年,净利润增长均在35%以上。从2012年开始,其净利润增长减缓,尤其是到2018年,东阿阿胶净利润2,084,866,052.69元,同比增长1.98%。2019年,亏损4.44亿元。
对于业绩下滑,东阿阿胶给出的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清理渠道库存。
东阿阿胶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首先,受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报告期内国内部分经销商复工复产延期,且药店等销售场所普遍顾客流量严重低迷,导致公司线下业务受到较大影响。”
“其次,自2019年以来,公司主要侧重于清理渠道库存,主动严格控制发货,全面压缩渠道库存数量,对公司一季度销售产生一定影响。公司正在推进渠道优化,合理压缩渠道库存数量,推动渠道尽快趋于良性,通过数字化转型,从渠道运营到消费者运营。”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东阿阿胶之所以会清理库存渠道,主要是因为多年以来,东阿阿胶持续涨价导致库存积压。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其产品价格几乎每年都在上涨,有时候,甚至最多时一年曾涨价3次。伴随着频繁涨价,一些经销商基于东阿阿胶的涨价预期,先将货压两到3年再择机卖出,正所谓低价囤货,涨价卖出,一囤一卖之间,差价收益就到手了。但随着东阿阿胶产品价格涨幅持续放缓,经销商开始发现,囤货所产生的差价收益越来越少。一些经销商开始从积极囤货,变为降价卖货。
消费乏力
一直以来,作为全国最大的阿胶生产厂商的东阿阿胶,市场占有率远超其他品牌,近年来,价格高企之下的消费乏力,还是给东阿阿胶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从而给其他竞争对手留下了很大的生存空间。
“阿胶销售一度走红,主要原因是固元膏。”北京某药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2007年一本叫做《不生病的智慧》受到很多人关注,书中介绍了“拍痧”“去虚火”、补气血等很多养生方法。
“这本书还详细地介绍了固元膏的制作方法、如何食用以及功效。”据该销售人员介绍,固元膏主要由阿胶、红枣、黑芝麻(4.350, 0.20, 4.82%)、核桃仁、桂圆、冰糖、黄酒等材料配制而成,适合气血两亏的女性补身体。因为效果不错,很多药店、超市都可以定制固元膏。
“之后,因为阿胶是固元膏主原料,因此,阿胶涨价较快。”据上述销售人员回忆,2009年前后,只有两三百元半斤,一年后就涨了一倍,半斤需要五六百块。最近两三年,阿胶价格,尤其是东阿阿胶的价格,最高时达到1500元半斤。价格上涨快,消费者对于固元膏的热情也逐渐减少了,转而用燕窝、虫草、蛤蟆油、灵芝孢子粉等其他补品替代。
“目前来看,最好的是东阿阿胶,其制胶工艺较为独特。但是,东阿阿胶的价格过高,一般老百姓(84.170, 1.13, 1.36%)有些承受不起。”一家中医诊所的负责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该位负责人补充说道:“其实,只要能保证是驴皮熬制的,差别也不是很明显,因为工艺上的细微差别并不决定性地影响到药效。”
他指出:“由于阿胶本身只是一种中药材,在用的过程中,需要和其他食、药搭配,而且需要长期服食才能显现出效果,具体效果如何也是因人而异。因此,如果感觉价格过高,也可以选择其他大厂家的、正规渠道的阿胶。”
价格的不断上涨,让不少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转而购买同仁堂(25.080, 0.08, 0.32%)、固本堂、九芝堂(9.120, -0.11, -1.19%)等相对便宜的阿胶。记者注意到,近几年,东阿阿胶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缩水”。
公开数据显示,在2012年之前,东阿阿胶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但到了2016年,东阿阿胶的市场占有率下滑到32%,而价格只有东阿阿胶一半的福牌阿胶,市场占有率超过了东阿阿胶,达到了34.81%。
记者注意到,在京东商城,东阿阿胶阿胶红黑盒的阿胶片,价格为1099元250克,而其他品牌的阿胶价格均只有其一半价格。
例如,同仁堂阿胶的价格为250克599元(优惠后价格,原价999元);福牌阿胶的价格为386元250克(原价408元);固本堂阿胶片为359元254.4克;鹤王阿胶为308元240克;九芝堂阿胶价格为898元250克,购买两盒优惠均价为618元。这六款阿胶的主要原料均为驴皮,辅料均为冰糖、大豆油、黄酒。
质疑之声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对于阿胶功效的质疑之声不断,也削减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2014年12月,一篇《阿胶,被“神化”的水煮驴皮》走红网络。文章指出,“总的说来,阿胶就是水煮驴皮,但熬制工序多了几分神秘”。
文章指出:“驴皮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水煮驴皮后变成了部分水解和纯化的胶原蛋白。水煮猪皮、羊皮或牛皮,都可以得到类似的胶原蛋白。”
2016年,《人民日报》就曾引用果壳网的材料称其“补血神品基本没用”,表示“阿胶由驴皮熬制,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和猪皮、牛皮以及其他动物皮的成分并无太大不同。因为没什么铁,所以也没有补贴补血的作用”。
另据多家媒体报道,2018年,卫计委12320官方微博发布的一条《过年不值得买(173.970, -0.95,-0.54%)之阿胶》微博,内容一经发布,立即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尽管该微博当日即被删除,但由此引发的舆论争议却愈演愈烈。
一时间,“水煮驴皮”成为了阿胶代名词,其药用功效受到质疑。在“水煮驴皮”事件后,东阿阿胶的业绩增长也呈现出放缓的趋势。
一皮难求
面对消费乏力,想用薄利多销提高业绩,也着实不易。“一皮难求”的现状,是绕不开的重要关卡。
记者注意到,东阿阿胶曾在2018年年度报告中介绍业绩下滑的原因时指出,“驴皮原料紧缺仍是制约公司发展的主要问题”。
据了解,近年来,驴商用化价值持续保持高位,尤其是以驴皮为主要原材料的阿胶商用价值不菲,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加,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也逐渐走高,从2008年约64亿元增长至2018年约380亿元。
与市场需求旺盛相对的是毛驴的存栏量走低。由于毛驴的繁殖难、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低以及规模化养殖困难,存栏量直线下降,驴供给严重短缺。
公开数据显示,1999年,国内还有934.8万头毛驴,但是到了2018年,国内毛驴仅剩253.28万头。20年间,中国毛驴数量减少逾七成。
山东阿胶行业协会曾公布过一组数据,协会根据100多家阿胶生产企业的年生产量报表推算,阿胶年总产量至少在5000吨以上。来自阿胶行业龙头企业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场监测数据显示,按照中国市场阿胶销售量估算,至少需要驴皮400万张左右,而国内供应总量不足180万张。
多年来的供需失衡,导致驴皮价格大幅度攀升。
山东阿胶协会的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驴皮收购价格仅为25元/张,2014年迅速增长至1500元/张,直到2017年年末,我国驴皮收购价格已经达到2500元/张。
在东阿阿胶2018年年度报告中提到,公司面临的风险是“由于农业机械化和运输机械化的提高,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内毛驴的存栏量逐年下降。同时,毛驴规模化养殖进程较慢,将会导致阿胶原料驴皮价格的波动。上游原料供给与下游市场需求的矛盾将继续存在,驴皮原料紧缺仍是制约公司发展的主要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2001年,东阿阿胶的阿胶产品零售价为每公斤80元,2019年上涨到每公斤5996元,19年涨了74倍。今年以来,东阿阿胶产品零售价价格虽然下调,但仍然是每公斤439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