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受美國疫情升級以及國會救濟法案二度擱淺影響,周一美國三大股指集體下跌。標普500指數跌2.93%,報2237.40點;納斯達克指數跌0.27%,報6860.67點;道瓊斯指數跌3.04%,報18528點。
大型科技股科技股漲跌不一,奈飛漲超8%,亞馬遜漲超3%,蘋果、穀歌、微軟跌超1%。道指成分股中,波音逆市漲超11%。
紐交所大樓因新冠病毒爆發而準備無限期關閉,圖為戴着口罩的交易員在工作。資料圖
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石油價格戰」的影響,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全球金融持續動盪,美股在短短10天內出現了歷史罕見的四次熔斷。自2月20日以來,美國三大股指累計跌幅均超過30%。市場恐慌情緒蔓延,投資者紛紛搶購美元,傳統避險資產美債、日圓、黃金等由漲轉跌,均出現大幅震盪下行。基於此,不少經濟學家分析,全球金融危機或在路上。受訪專家亦認為,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有很大幾率導致金融危機的發生。香港商報記者朱輝豪
美國衰退信號顯現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目前來看,美股持續下跌的程度比美國1987年和2008年的股災還惡劣,甚至可以比肩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表現,美國經濟衰退的信號已十分明顯。「綜合這些指標來看,已經不能再用短期的金融風暴來形容目前的形勢,金融危機已然來臨。」林江說。
而受訪的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則認為,目前判斷全球金融危機已來臨還為時尚早,美股跳水更多是前期累計漲幅的一次集中釋放,是技術性回調所導致。他指出,目前美國經濟已不能支撐歷經了11年的超級大牛市,股市大幅回調是大勢所趨。而美股的大幅跳水,則引發了全球的金融動盪。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向本報記者表示,全球金融危機還未來臨,但全球股市跌勢比較嚴峻,市場投資者預期比較悲觀。「股市只是全球金融市場的一部分,目前匯市、債市仍然較穩,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風險事件還未爆發,所以還不足以判斷金融危機的來臨。」
金融染疾市場恐慌
不過按照目前態勢持續下去,趙錫軍認為遲早會導致全球金融危機的發生。他提到,儘管美國實施了強有力的量化寬鬆政策,但市場仍處於急劇下滑的態勢,對整個歐美經濟產生巨大影響。而目前歐美疫情大爆發的高峰還未到來,全球經濟生產活動受到很大的抑制,企業因流動性不足而倒閉破產,隨後蔓延至金融機構,最終必然會出事,所以目前仍需要進一步觀察作出判斷。
為應對疫情對經濟增長造成的影響,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等國近來紛紛開啟了超常規的經濟刺激政策。美股盤前,聯儲局宣布了新一輪的量化寬鬆政策,誓言將無限量購入美國國債即MBS債券,以便為市場提供必要的流動性。
「目前美國政府處於一種較為尷尬的境地,如果不加碼經濟刺激政策,股市必然會繼續大跌。但儘管美國大幅度將利率降至零以及連續實施多輪的量化寬鬆政策,美股仍然大幅震盪下行,由此可見市場的恐慌情緒仍在持續,投資者對預期沒有信心。」林江說,美國多個州已經實施封鎖政策,居民都居家隔離,美國的消費市場會大受影響,這對於依靠消費拉動GDP增長的美國經濟而言,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
林江指出,目前美國經濟處在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不僅出現了類似1987年金融風暴時的供給端問題,還疊加出現了「石油危機」時期的需求端問題,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的金融系統問題仍未解決。三個危機疊加,前所未有,發生金融危機的概率非常大。
中國出台系列應對措施
全球金融市場的恐慌情緒也在蔓延,新冠疫情已經明顯好轉的中國亦受到波及,A股市場昨日亦跟隨外圍市場的暴跌而大跌,無法置身事外。趙錫軍指出,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程度越來越高,海外疫情的爆發,中國不能置身事外,必將波及中國的產業鏈和供應鏈,而由此造成中國金融市場的同步現象。「為對沖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中國出台了一系列貨幣、財政、金融政策,經濟仍然朝?原有的規劃路線前進。」
在董登新看來,A股有自身的周期性,受歐美股市的影響並不大,目前仍可算是獨立行情。此外,中國有?巨大的消費市場,有足夠的空間和潛力應對外圍經濟下滑的衝擊。
中金公司昨日發布的最新報告稱,近期新冠疫情迅速在全球擴散升級,並已出現向金融市場「傳染」的跡象。有鑒於此,將2020年中國實際GDP增速預測從此前的6.1%下調至2.6%。「由於實際GDP增長在2020年大部分時間都低於潛在增速,我們預計名義增速將在2020年顯著放緩至2.8%。目前形勢下,財政與貨幣政策的逆周期調節力度或將加碼,短期『美元荒』過後,人民幣可能有升值動力--我們維持2020年底美元兌人民幣6.72的預期不變。」
亞太因疫失4.8 萬億
標普全球評級在最新報告中估計,新型肺炎疫情對亞太地區造成永久性收入損失,總額將達約6200億美元(約合4.8萬億港元),損失會分布在主權、銀行、企業和家庭資產負債表上。標普預計2020年中國GDP增速將放緩至2.9%;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和陷入「新通縮」的日本等經濟體將出現萎縮。
標普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傳播速度及爆發高峰期,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部分國家估計大流行在6月或8月達高峰,因此利用這個假設推斷對經濟及信貸的影響,並估計各國推出控制疫情的措施,將令到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並引致大量非金融機構企業違約。
惠譽大摩相繼睇淡經濟
惠譽在近日發布的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季度報告中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正在嚴重拖慢全球GDP的增長步伐。相比於2019年12月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季度報告,惠譽大幅下調了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的基線預測:自2.5%調整至1.3%。摩根士丹利則預估,全年全球經濟增長幅度會降至只有0.3%。
惠譽首席經濟學家BrianCoulton表示,「全球GDP水平已進入下行軌道。無論從何種角度而言,我們都已置身於全球經濟衰退的大環境中。」
基於這一預測,2020年全球GDP總量較之前的預測減少了8500億美元。但如果G7所有經濟體都採取更嚴格的封鎖措施應對疫情,今年全球GDP的跌幅將很可能進一步擴大。如果疫情能得以緩解,目前所採取的緊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有助於確保在經濟2020年下半年實現「V型」復蘇。
而摩根士丹利經濟師則表示,新冠肺炎會觸發美國經濟比預期更深的倒退,當中預期美國第二季的本地生產總值(GDP)下跌30.1%。大摩表示,經濟活動在3月份幾近停頓,當社交隔離措施在更多地方實施下,金融狀況進一步收緊,對短期的GDP增長影響便越大。該行預期,估計經濟會在第三季開始復蘇,第四季GDP按年收縮幅度降至2.3%。
高盛料全球負增長1%
高盛集團表示,預計2020年全球實際GDP將萎縮約1%,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一年的萎縮幅度更大。
高盛在美國時間周日晚間向客戶發布的一份說明中表示:「危機的爆發--或者更確切地說,對危機的反應--是對戰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活動的有形(而非金融)限制。」
高盛預計二季度發達經濟體的實際GDP將「非常急劇地」萎縮,美國二季度GDP將下降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