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三全食品一直没能摆脱食品安全问题的阴霾。至今,涉及猪瘟产品的上游供应商等相关情况的调查,仍未有明确结论。
《投资者网》 谈子璇
三全食品2018年净利润虽然恢复到了亿元之上,但是水饺主业营收收入却出现了三年来的首次下滑,净利率更是以1.8%垫底同业上市公司。
背后,传统业务增长乏力,食品安全长期无解。未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此,《投资者网》致电致函三全食品有关负责人,但截至5月22日18:00,仍然没有收到相关回复。
食品安全阴霾不散
年度报告显示,三全食品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55.39亿民币,同比增长约5.39%;实现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1.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41.49%。但是对比2017年来说,增长速度明显缓慢。数据显示,三全食品2017年营业及股东净利润同比上年分别增长了9.93%,82.45%。同时,作为三全第一大业务的水饺,近些年来出现首次业绩下滑,增幅从2018年的8.65%,减少到2018年的-3.12%,营收为19.32亿人民币。
三全食品虽然是龙头企业,但净利率连续多年处于底部。有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和2016年,三全食品的销售净利率不足1%。近两年略有提升,到2018年也仅为1.83%。
《投资者网》注意到,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该公司的一道紧箍咒。
此前据媒体报道,三全生产的灌汤水饺在湖南湘西、甘肃酒泉两市抽检出疑似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疑似批次包括20190113H 的1000g 灌汤猪肉水饺、20181111H的 500g灌汤猪肉香菇水饺、20181129H的 500g灌汤猪肉芹菜水饺。
对此,三全食品曾发布公告称,2月15日,有媒体报道三全生产的灌汤水饺在湖南湘西、甘肃酒泉两市抽检出疑似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公司已第一时间将相关疑似批次产品从各销售渠道全部封存。
有数据显示,封存相关疑似产品灌汤水饺共计24127件,价值217.14万元,并针对这批封存产品做无害化销毁处置。
这也导致了利润受损。年报称,由于涉事产品大部分产品为2019年生产,故对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相关产品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合计减少净利润41.78万元,减少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1.78万元。不过,至今,三全食品涉事产品的上游供应商等相关情况的调查,仍未有明确的结论。
这几年,三全食品一直没能摆脱食品安全问题的阴霾。有媒体还总结了三全食品近年来出现的安全问题:2011年其出现两次“细菌门”事件;2012年到2013年2月遭到7次投诉;2015年有记者暗访发现无健康证上岗;2016年又发生“临期肉”事件。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引发了业界对于三全甚至整个速冻食品行业的质疑。
遭遇经营瓶颈
《投资者网》注意到,三全食品不仅面临食品安全问题,经营状况也遭遇瓶颈。
从业务营收贡献来看,传统业务增长明显乏力,水饺、汤圆两大传统产品均陷入扩大市场份额的瓶颈之中。在2018年,水饺、汤圆营收分别为19.23亿和15.87亿元,分别占整体营收的34.72%和28.65%,上述业务同比增长为-3.12%和2.78%。
三全食品在传统业务中如何突围?中国食品产品分析师朱丹蓬说,虽然三全食品存在品牌老化、产品老化、运营系统老化等问题,对该公司造成了较大的制约,但是从其2018年年报看出,三全食品应对行业瓶颈也做出调整,单列出一个餐饮渠道出来,有很多的企业像王老吉、恒天然以及雀巢等都在餐饮渠道进行加码,所以这一渠道的调整对于三全的一个可持续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三全食品的餐饮市场业务有脱颖而出之势。财报显示,2018年,公司餐饮市场收入达5.58亿元,同比增长45.88%,实现净利润3702.40万元,同比增长997.56%。
三全食品董秘李鸿凯公开表示,三全食品布局餐饮渠道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近几年成效比较明显,目前营收占比在10%左右。
不过,朱丹蓬还指出,短期来看,抢走三全食品市场份额的是行业内的竞争对手。长期来看,外卖等订餐服务才是三全食品等速冻行业的最大潜在对手。三全食品应该从品类入手,比如火锅产品、肉制品等溢价能力更高的产品。
因而,作为速冻食品行业的老大,三全食品的地位目前比较尴尬。未来寻求经营突围迫在眉睫。(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