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財經 >

中國風機巨頭收購日系動力電池老牌勁旅

2019-05-10
來源:騰訊財經

   4月中旬的新車打卡勝地上海國際車展對能源科技企業遠景集團來說頗為陌生,這一次,與之相鄰的展位不再是架設着風機輪轂模型抑或各式光伏面板。在遠景集團主導組建的電池產業基金正式完成對日產汽車旗下電池業務AESC(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oration)收購之后,遠景AESC首次亮相車展並對外披露其無錫工廠的高鎳811電池量產計划。

  在能源領域,中國最大風機制造商之一是遠景最為人所熟知的標簽,雖然遠景集團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張雷並不喜歡如此被定義。當記者們下意識地將遠景稱為能源或制造企業時,張雷會執着地在回答問題之前先予以糾正。“很難用一個固定模式來定義(遠景集團),如果今天能夠被定義,行業轉型也基本結束了。”在回答澎湃新聞與此相關的提問時,張雷表示,能源轉型剛剛開始,遠景的技術不僅僅應用在能源領域,“我們是一家智能技術公司,首先用智能技術解決人類目前最大的挑戰之一,也就是能源和環境問題。”

  金融背景出身的張雷語速不快,表達時常自带哲學與人文色彩,有別于本土能源行業老板的常見風格。由他掌舵的遠景集團在創辦12年來亦步調另類:能源行業屬于典型的重資產、資金密集型產業,素以封閉、垂直甚至壟斷的面貌示人。遠景在國內風電行業黃金期的巨頭卡位賽中另辟蹊徑發力低風速領域成為風電新貴,繼而以可再生能源資產管理軟件進入能源與物聯網的中間地带,並戰略投資儲能、電動汽車、充電網絡、智能電網大數據等領域的科技公司。互聯網人更願意試錯和創新、更追求極致和開放的理念備受張雷推崇。

遠景集團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張雷

  買下日系動力電池巨頭的邏輯,與上述已收入囊中的能源物聯網拼圖有關。車展之前在遠景集團上海辦公室舉行的媒體交流會上,張雷及該公司高管回應AESC並購案的外界關切。張雷認為,中國不缺電動汽車公司,但缺一家能夠提供極致安全性和高度智能的電池公司,AESC為全球43萬輛日產Leaf(聆風)電動車提供動力電池、投放市場9年從未發生電池着火等重大事故的優秀安全記錄使之成為理想標的。

  他將與這筆中國對日最大並購交易相關的一系列問題簡化為日本電飯煲風靡背后的工匠精神。“日本電飯煲為什麼做得好?表面看是軟件程序、算法和材料用得好,歸根結底來自上萬次的實驗。這就是工匠精神,做電池也是一樣,核心在工藝。我們買下2000人的團隊,投資的是企業文化。”

  AESC電池為何值得買?每塊電芯超2000個數據采集點

  在上海車展上,遠景AESC正式發布Gen5-811 AIoT動力電池產品,該產品將于2020年在遠景AESC無錫工廠正式量產。無錫工廠的規划總年產能約為20GWh,每年可為全球超過40萬輛新能源汽車提供動力電池。

  這是遠景集團歷時8個月完成對AESC並購后的首秀。繼萬向集團收購美國最大鋰電池制造商A123之后,中資又一次出手海外電池資產。日產和遠景未披露交易金額,但對標此前金沙江資本(GSR Capital)競購AESC時外界猜測的10億美元報價,遠景的此番布局價格不菲。

  4月1日,遠景集團宣布,其主導組建的電池產業基金(“遠景AESC”)已完成對日產汽車有限公司旗下包括AESC日本、美國、英國等生產基地的電動電池業務的控股權的收購,同時收購的包括日本電氣旗下的電池電極生產業務公司NEC Energy Devices, Ltd.的全部股權。遠景AESC和日產汽車分別持有新成立的日本控股公司的約80%和20%的股份。遠景AESC總部設在日本,同時在日本神奈川縣座間市、美國田納西州和英國桑德蘭設有電池生產基地,無錫是其第四個生產和研發基地。

  在建中的無錫工廠布局高鎳三元鋰電池(Gen5-811)生產線。隨着大眾對電池續航里程的要求變高,電動汽車廠家對電池的能量密度要求就越高。一般來說,正極材料中的鎳比例越高,電池更容易實現高能量密度,高鎳811電池因此成為三元鋰電池中的重要發展方向。據介紹,遠景在車展首發的電池產品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同時通過多項安全測試。

AESC全球產能

  在接受包括澎湃新聞在內的媒體采訪時,張雷表示,安全性與生產工藝是遠景選擇收購AESC最重要的原因。

  作為日產汽車旗下動力電池業務部門,成立于2007年的AESC長期隱蔽在日產聆風“全球最暢銷電動汽車車型”的光環之下,由日產汽車和NEC分別持股51%和49%。隨着聆風銷量在2011年到2014年達到一個小高峰,作為日產禦用電池企業的AESC出貨量一路走高,在2014年一度僅次于松下排名全球第二。

  不過由于兩者深度捆綁的局限,AESC難以拓展外部客戶,成本居高不下。日產在2016年釋放分拆出售AESC股權的消息,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尋找買家。2018年,AESC的電池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五。

  在經歷去年7月金沙江資本因到期未籌足資金、收購計划折戟后,遠景很快作為AESC新的意向買家受到關注。日產下一代電動車電池會開放給其他供應商,AESC還值得不值得買?遠景拿下AESC之后如何實現AESC的國產化以降低成本?並購塵埃落定,疑慮仍未消散。

  張雷稱,僅在電芯制造層面,AESC生產的每一塊電芯有超過2000個數據采集點,對目標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嚴格把控生產環節的770個質量管控項目,實現了全生產鏈條數據的可追溯、可跟蹤。電池上車后可以對電池的數據繼續進行監控和學習,若出現效率降低,再比對最初的生產數據,做分析找原因進行優化,電池全生命周期的數據由此形成閉環。

  “一塊電芯2000個實時數據,哪家可以做到?”將風機做到全國第二大出貨量的張雷比單純的財務投資者更能深刻理解電池“零事故”意味着什麼。

遠景AESC神奈川工廠

  這與遠景自身的制造基因有關。遠景的風機不僅有先進的硬件傳感器,更有大量的軟件傳感器和在航空航天以及汽車行業成功應用的先進控制算法。據2016年公開報道,相比傳統風機幾萬行的控制軟件代碼,遠景智能風機控制系統搭載的軟件系統代碼超過200萬行,風機安裝的傳感器數量是傳統風機的10倍。采集盡可能多的數據來定義數學模型、貫穿硬件設備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反饋,不僅是為了提高發電效率,更重要的是確保惡劣環境下的風機安全。

  “我們做海上風電,一台設備五六千萬元,展開像足球場那麼大,在太平洋安裝25台,沒有一台風機出現故障。我看完AESC的生產線,一個電芯2000個數據,海上風機的制造都沒有到這個程度。風電要是采用這個規則,質量控制會有很大的提升。”張雷認為,國內能做811高鎳電池的廠商確實不在少數,但AESC追求極致安全的生產工藝獨一無二。

  安全性之外,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背景下,動力電池廠商同時面臨上游原材料漲價和下游整車廠壓價,如何逐鹿中國市場?遠景未披露降低成本的詳細路徑。遠景AESC執行董事及中國業務負責人趙衛軍對此回應澎湃新聞記者稱,經過與行業的對標和分析,已經看到了巨大的成本下降空間,很快將體現在最終的業務結果上。張雷則表示,看好日本工匠精神與中國效率、中國市場結合后的降本空間,遠景AESC依然將是日產最主要的供應商。

  張雷認為,光伏和風電的成本下降曲線將在電池行業重演。“整個電池行業在未來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下降成本。到2025年,我們希望能夠把電池的成本降到50美元/kWh。”

  碎片化可再生能源系統的動態平衡工具

  遠景對儲能資產的興趣並非突如其來。據澎湃新聞了解,早在2010年左右,遠景就開始研究各種技術路線的儲能電池,大到運用在風電場、光伏電站的大型儲能裝置,小到電動車甚至移動式儲能都曾關注過。為何等到八九年后才大手筆投資動力電池資產?技術成熟度是一方面,應用場景的豐富程度及政策環境的配合同樣關鍵。

  在等待儲能環節時機成熟的過程中,遠景已陸續在儲能和電動出行領域落子:2016年,遠景戰略投資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充電網絡公司ChargePoint;同年,戰略控股歐洲最大儲能公司Sonnen;2018年,遠景戰略投資國內電動汽車公司威馬汽車。此外,遠景搭建的全球最大能源物聯操作系統EnOS連接全球超過5000萬個傳感器和智能設備,管理着北美最大電力公司杜克能源、殼牌石油等公司在內的100GW能源資產。

  去年10月,遠景集團下屬遠景智能新加坡公司中標新加坡政府物聯網開發平台,未來新加坡100多個政府機構都將基于EnOS 智能物聯操作系統,開發覆蓋交通、政務、能源、通信、人力資源等領域的應用。

  收購AESC后,遠景各業務板塊之間排列組合的想象空間放大,電池資產讓電動汽車參與到碎片化的可再生能源系統中,成為電力動態平衡的蓄水池。

  比如,電動汽車與家庭儲能的結合后,可以成為家庭備用能源。根據商業樓宇的實時負荷需求來安排電動車充放電,可以避開集中充電給樓宇辦公和商業用電带來的威脅,提高樓宇的能源管理效率。

  從電池本身優化出發,遠景計划與全球OEM合作,建立從電池生產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數據管理。借助云計算和邊緣計算,實現電池狀態全方位管理和故障預警,確保每塊電池的數據完整性,以此提升電池的安全性、效能和使用壽命。遠景將充分發揮在物聯網、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優勢,與整車廠協同優化電池的研發與使用,實現動力電池健康度的預測和主動安全管理,發揮電動汽車與其他交叉領域之間的協同應用。

  趙衛軍表示,通過動力電池組的二次梯度利用,來提升整個電池生命周期的回收率的情況,已成為鼓勵動力電池回收的一大重要方式。但由于這些電池沒有足夠的歷史數據,包括生命周期中真實的狀態曲線、循環次數、安全記錄等,導致這些電池要面臨二次梯度利用的時候進行檢測並標定可用狀態的成本,甚至遠遠高于電池本身的成本。“電池梯度利用在過去沒有足夠信息的情況下是非常難做的,這也是動力電池梯度利用推廣較慢的一大原因。”建立電池數據閉環,可以讓退役動力電池再投用于商業、工業和家庭的智能儲能有據可循。

  “這個行業真正的馬拉松剛開始跑。”近年來,中國本土涌現的寧德時代、比亞迪等技術、產能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動力電池企業已構建起穩固的產業鏈配套系統,佔據穩定市場份額,但張雷認為此時入場為時未晚。按其設想,未來能源世界將是由數以億計的發電設備、充電網絡、用電終端、儲能電池等組成的生態系統,就像是一個龐大的交響樂團,遠景想做的是交響樂團的指揮家,通過構建能源物聯網操作系統及生態來整合碎片化的能源系統。

[責任編輯:程向明]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