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又是一年5.12,又是一个令人捶胸顿足的祭日。人们诅咒地震灾害,它是如此猝不及防,顷刻间地动山摇,瞬间让生命陨落、生离死别、家庭破碎、数十万灾民身陷灾难之苦。同时,5.12也是一个值得缅怀和纪念的日子,它体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同舟共济。5.12还是自2009年起国家法定的第九个国家减灾日。设立国家减灾日的目的就是顺应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一、祭奠的目的是因为生活还将继续
一转眼,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十年的斗转星移,很多事情早已物是人非。但时至今日,2008年5月12日14:28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的救援场景,依旧如一幕幕清晰的画面,时常在特定的条件下映射于脑海中,挥之不去。
做为风险防范和危机处置专家,我还清晰地记得,在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后,正在紧张地推演2008年北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安全保障、隐患排查及应急处置。然而,从汶川地震灾害现场传回来那一张张触目心惊的图片,遍地的瓦砾,倾斜的楼体,崩塌的建筑物残留,遇难者家属痛不欲生的悲伤表情,横亘脑海。那段时间,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数以千万计的受灾群众,以及数万的遇难、受伤和失踪人员。
救灾活动刻不容缓,国家机器这个庞然大物在第一时间、第一时刻、以第一人的姿态出现在救灾现场。驻地武警、消防、公安等公职人员全部参加灾后救援,成千上万的普通民众参与了这次救援活动,他们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关爱留在了巴山蜀水之间的那片土地上,他们或许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只是默默地为救灾活动出资出力。国难当头,英雄的华夏儿女没有被天灾击垮,反而更加迸发了全世界炎黄子孙的自信心与凝聚力,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在如此巨大的灾害面前空前的团结与坚强?我在十年前写的文章《生活,还将继续》给出了答案,自认为仍不过时。现摘录如下:
放眼灾区,满目疮夷,到处是倒塌的残砖烂瓦,摇摇欲坠的楼宇和随时有可能崩落的残垣断壁,生存还是死亡的天地之间不知疲倦跃动的是代表生命之火的橘红、天使的白衣和获得解放的橄榄绿。
因为,生活,还将继续。
大爱无边,担架之上,刚刚获救的少年,未来的共和国公民,举起孱弱的右手,向救护他的人们,行一个庄严的队礼。他的震撼不仅仅是心灵的洗涤,他表达的是地震灾区的人民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和战胜灾害,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决心与勇气。
因为,生活,还将继续。
自然灾害,人类公敌,全球的中华儿女,各个国家的地球公民,慷慨解囊,热忱给予,愿逝者平安,而活着的人们,更需加倍努力,去完成逝者未尽的事业,去加培呵护他们的父母儿女以及重新建设更加美好的被地震灾害摧毁的家园土地。
因为,生活,还将继续。
众志成城,殚精竭虑,所有的中国人守望相助同舟共济,重建被地震摧毁的家园我们责无旁贷,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奉献爱的情义,全世界的炎黄子孙共同唱响构筑中华民族骨肉相连血脉相通脊梁雄起的黄钟大吕。擦干眼泪,努力前行,化悲恸为动力。
因为,生活,还将继续。
逝者往矣。天崩地裂之后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依然存在。汶川地震被震倒压垮的是建筑物,震不倒压不垮的却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在地震灾后短短的两三年里,全国各地分口援建的地震灾区已经基本上完成了重建家园的任务。而这一切还没有结束,灾区人民充分利用援建活动带来的工作机会,依靠踏实努力、勤劳肯干的工作态度,不仅恢复了震前的经济生产水平,在随后的几年里还将当地的GDP推到了一个新高度。譬如,水磨镇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市设计项目,因“将灾后重建与人们生活完美结合”,在“第六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上获得“全球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最佳范例”称号,现在成为国内外的参观旅游景点。灾后旅游恢复重建与发展振兴,不仅仅使地震灾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获得阶跃式的发展,还极大地提高了受灾群众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索丹・索莫基说:“四川灾害应对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成功经验,势必成为全球应对危机的宝贵经验。”
汶川特大地震已然过去了十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经历过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后的民族想必更加需要明白生命的可贵和不能虚度之外,难得可贵的经验教训是如何预防和减轻灾害带给我们的损失和痛苦,激励我们每个人,在今后的日子里不仅要好好地享受生活,更要将在灾害中不幸罹难者的那份精彩创造性地活出来,以此祭奠那些在灾难中逝去的灵魂。
二、灾害的组成及其定义
说到地震,人们往往“谈虎色变”,以为就是“生灵涂炭”的巨大灾难。其实不然。这里面有许多的误区,究其根源,牵扯到对于灾害的定义、灾害损失构成机理的理解。
事实上,地震与地震灾害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地震是一种现象,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天然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地震其本身并不一定构成灾害。譬如2001年11月14日17时26分,在青海省昆仑山口西(北纬36.2度,东经90.9度)发生了8.1级地震,青海、四川、甘肃部分地区有震感。虽然它造成的断裂、错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和破坏了原来的地表形状:地震造成的地表鼓包长5-30m,宽1-15m,高0.2-2m;地震造成的地表断、裂、陷宽30-50m,长25-40m,深0.5-6m,地貌景观可谓“改变了模样”。但是因为该地震发生在无人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此次地震没有造成地震灾害,除专业人员之外,很少有人知道此次地震的发生。
图一、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纪念碑
地震灾害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及伴生的地面裂缝和变形,使各类建(构)筑物倒塌和破坏,设备和设施损坏,交通、通讯和其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失效或中断,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堰塞体破溃等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有可能产生更为严重的次生灾害等特点。
换言之,单纯的地震现象是不会造成灾害的,更不会造成人员的伤亡。这个结论似乎与大众的认知与感觉有很大的偏颇,甚至是“匪夷所思”。但是,这的的确确是科学的阐述。要想说清楚其中的纠结,必须要从灾害的定义说起。
什么是灾害?通常,我们把能够对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一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人们的生命财产等造成损失和危险的天然事件和社会事件总称为灾害。
全世界最大的慈善组织红十字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IFRC)将灾害定义为:灾害是一个突如其来、灾难性的事件, 严重地扰乱了一个社区或社会的运作, 造成了人类、物质、经济或环境的损失, 超过了社区或社会利用自身资源的能力。虽然自然灾害往往是由自然造成的, 但灾害也有人类行为的起因。并将灾害用下面的数学方程式加以描述:
灾害DISASTER = (承灾体的脆弱性VULNERABILITY + 危害强度HAZARD) / 抗御灾害的能力CAPACITY (1)
灾害是由于危害的强度、承灾体的脆弱性程度与抗御灾害的能力的联合作用所导致的。当危害的作用发生在易受伤害的脆弱承灾体上时, 灾害就会发生。
联合国下属的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对灾害的定义为:任何可以导致设施破坏,严重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健康状况恶化的事件。如果事件的规模已经超过了社区的能力,不得不寻求向社区外专业救助团队协助的事件,都可成为灾害。
联合国国际灾害减少战略秘书处(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Secretariat, UNISDR)对灾害的定义,表述为:灾害的发生意味着一个社区或社会功能被严重打乱,涉及广泛的人员、物资、经济或环境的损失和影响,且超出受到影响的社区或社会能够动用自身资源去应对。其注释为,灾害通常被表述为下列情况的结合:暴露于某种致灾因子,现存的脆弱状况,以及减轻或应对潜在负面后果的能力或措施不足。灾害影响可以包括生命的丧失,伤病,以及其它对人的身体、精神和社会福利的负面影响,还包括财物的损坏,资产的损毁,服务功能的失去,社会和经济被搞乱,及环境的退化。
归纳总结上述三个定义,灾害包含了四个基本概念:①灾害事件作用于人类社会;②遭到严重破坏,并带来巨大的损失事件;③此事件已经超出了社区本身的能力;④灾害事件的起因可以是自然发生或人为制造。
灾害不表示程度。譬如蝗虫虫害是在生物界广泛存在的现象;只有当蝗虫大量繁殖、大面积传播并毁损农作物造成人畜饥荒的时候,才成为蝗灾。同理,传染病的大面积传播和流行、计算机病毒的大面积入侵、谣言的大面积扩散和传播,影响到人身健康、社会财富及社会秩序,造成损失,才有可能酿成灾害。
接下来的问题是认知灾害损失的构成以及如何度量灾害。中国学者在灾害损失度量的理论研究领域曾做出杰出的贡献。
灾害损失主要受致灾因子、自然变异强度、受灾地区的人口密度、经济发达程度以及受灾地区防御灾害打击的耐受能力、受灾地区在灾后所能继续投入的经济恢复能力所制约。譬如,同样强度的两个灾害事件,一个发生在人烟稀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另一个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两个灾害事件所造成的灾害损失截然不同。从灾害事件中财产损失的程度相比,前者的社会财产损失值可能要远远低于后者。但倘若从灾害事件后的救援工作及灾后的重建恢复的自有资金投入和耗费时间上考虑,则可能前者所需要更大的相对该灾区生产能力的资金投入和更长的恢复时期。因此,有必要在明确灾害定义的时刻,阐述灾害损失的概念和内涵。
毋庸置疑,灾害损失是社会状态的函数,其度量的标志是自然变异强度与社会防御能力的矛盾比。即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仅与自然变异的强度有关,而且极大地依赖于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密度和活动范围。灾害损失风险被认为是危害强度、承灾体的脆弱性、对危害的防护程度以及承灾体在灾后的恢复能力的函数,如图2所示。虽然他们各自之间的数学关系尚不十分清楚,但是其数学关系可以表述为:
灾害Disaster = f (危害hazard, 脆弱性vulnerability, 暴露程度exposure,恢复能力resilience) (2)
其中,根据联合国/国际减少灾害战略机构间秘书处文件,自然危害、承灾体的脆弱性、对危害的防护程度以及承灾体在灾后的恢复能力(抗灾能力)的定义分别为:
危害(Hazard)的定义是:“具有潜在破坏力的自然事件、现象或人类活动,它们可能造成人的伤亡、财产损害、社会经济混乱或环境退化。危害可包括将来可能产生威胁的各种隐患,其原因有各种各样,有自然的(地质、水文气象和生物),也有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退化和技术危害)”。
脆弱性(Vulnerability)的定义为“一个社区、系统或资产的特点和处境使其易于受到某种致灾因子的损害。”其解释为:由各种物理、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引起的脆弱性是多方面的。相关例子可以包括:建筑的粗劣设计和建造,对资产的不当保护,缺乏公共信息和意识,官方对风险和备灾措施认识有限,以及无视明智的环境管理。一个社区的脆弱性随着时间推进会有显著差别。这个定义把脆弱性确认为有关利益方社区、系统或资产的一个特征,它独立于自身的暴露程度(Exposure)。
抗灾能力,又称为承灾体在灾后的恢复能力(Resilience):“可能受到危害的一个系统、社区或社会的适应能力,它通过抵御或变革,在职能和结构上达到或保持可接受的水平。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系统在何种程度上能够组织起来,通过从过去的灾害中获取经验而提高这种能力,改善将来的保护,加强减少风险的措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某一区域对于特定灾害的暴露程度、脆弱性、抗灾自救能力等诸因子的极大值,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而发生变化。并且该变化极有可能呈现为非线性增减和衍生新的意想不到的灾害,从而影响到其灾害损失的量度结果。
在明确知晓了上述的基本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明晰灾害损失主要受致灾因子、自然变异强度、受灾地区的人口密度、经济发达程度以及受灾地区防御灾害打击的耐受能力、受灾地区在灾后所能继续投入的经济恢复能力所制约。灾害是变异事件对社会财富和社会生产的破坏,灾害损失是从社会财富积累和社会生产积累中支出的或负增长的部分。厘清灾害损失的构成,是明晰防灾减灾行为投入产出绩效的基础。
针对地震灾害损失而言,地震事件本身不会造成损失和灾害。地震灾害的起因是由于地震现象造成的房倒屋塌、设备损坏,生命线工程失效,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场地破坏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从预防地震灾害的角度而言,造结实的房子及其建(构)筑物,比什么都重要。
三、防灾减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
自人类出现以来,灾害几乎是如影相随。只要有物质运动就必有灾害。灾害是绝对的,防灾减灾是相对的。特别是在巨灾面前,人类的力量渺小到微乎其微。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光辉诗篇,“大禹治水”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瓠子堵口”亦是人类古代史上的壮举。防灾减灾抗灾的历史事实表明,我们只是顺应灾害的属性,采取必要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少灾害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灾害的影响面十分广泛。特别是重大灾害,迫使国家财政和社会资源不得不将长期计划变为短期安排,把本可以用于发展经济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应急用于灾害救助、抗灾和灾后的恢复。灾害事件不仅延误发展规划进程和减缓经济发展速度,也对投资环境带来消极作用,导致就业人数减少和市场需求降低,以致影响政局的稳定。历史上,治理洪水曾促成了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而对于灾荒救助的失效也几经成为一些王朝覆亡的重要诱因。
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我国唐山的7.8级大地震就造成了24万人死亡;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死亡人数近七万。
灾害学、灾害经济学与灾难事故的调查报告与研究成果显示,灾害过程中受损的社会财富中的绝大部分损失是可以预防,或者通过灾害发生前的风险管理工具能够做到防灾减损。不论是从国家治理的社会学角度还是从投入产出的经济学角度而言,防灾防损是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责任感,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认清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主动而为,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对于灾害风险的防灾减损主要有三个环节:首先是风险识别和评估,其次是在此基础上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最后是风险分散和转移。要想科学地实现风险防范与危机处置,从根本上落实防灾减损的社会效果,不仅仅需要从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上奠定基础,在科学认知和经费投入上予以保障,而且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多方共同参与灾害防御体制机制的建设,以及促进全社会防灾防损意识的提升。
非常遗憾,受制于“九龙治水”的局面,我国在很长一定时间内,往注重风险的分散和转移,忽视风险控制和损失降低;注重损失补偿,忽视防灾防损;注重“存量”风险的处理,忽视风险“减量”工作;注重灾害过后的社会“可恢复性”问题,忽视社会的风险暴露和灾害“易损性”问题。实际上,灾中的抢险救灾和灾后的恢复重建并不能显著改善社会面对灾害的脆弱性,风险分散和转移也并不能真正降低风险,从根本上也并未真正减少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总体经济的损失。
与国际上减轻灾害损失的先进国家相比,最大的差别是我国在防灾领域的努力不足:即把将发生的救援事件关口前移,对于灾害隐患,既灾害萌芽状态的识别、宣教、普及、警告、中止的工作几乎为空白。而对于灾害发生的事后救援工作,则充分体现出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解放军好的中国特色,被国际社会标榜为灾害事后救援和灾区社会恢复与重建的楷模。
政府职能从“减轻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单一、被动、应急的危机管理模式向全面、主动、长期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变,从“处理存量风险”向“促进风险减量”延伸,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趋势。最佳的危机管理就是预防危机的发生。灾害损失评估理论的测试报告显示,防灾防损的投入产出比是:投入到防灾防损的10元钱,抵得上救灾的100元钱,更抵得上抗灾的1,000元钱,甚至相当于灾后重建的10,000元钱。树立起“防灾防损就是增产”和“减灾能力也是生产力”的经济观和价值观。并以此为统领,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意识,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减灾,将有助于彻底改变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轻事先预防、重事故救援、叹损失无补”的倾向。
全社会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的工作重点,一方面,要加强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防范、化解,降低社会的灾害易损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全社会基础设施的抵御灾害损失的能力,增强灾区的自愈能力和修复功能。
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和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防灾减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只有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处理好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才有可能将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失降到最低。
四、以防为主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指明了防灾减损的方向
防灾减灾救灾属于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是公共安全体系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总体国家安全观勾画出维护国家安全的整体布局,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深化拓展了国家安全事业的理论视野和实践领域。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原则,强调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准确反映了辩证、全面、系统的国家安全理念。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必须把科学统筹作为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方法,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整体推进,又突出重点;既重维护,又重塑造;既讲原则性,又讲策略性;既讲需求,又讲能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人民对国家安全有了更多更高的期待。人民希望国家更加强大,更有力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更坚定地捍卫国家利益,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可靠支撑。人民希望抓紧解决空气、水、土壤污染以及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等突出问题。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实行全面、综合、科学的防灾减灾救灾战略,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作后盾,难以取得满意的成效。防灾减灾战略是指人类社会为了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对生命财产的威胁,增强自身抗灾能力而建立的预防和救助的体系。重大防灾减灾工程的建设、城市与农村的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的提高,医疗救护、灾后防疫、科学检测、科学预警等都属于防灾减灾战略实施的工程措施。这些工程措施的建设与健全都需要经济方面的支持,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有效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的综合能力。
安全问题每时每刻都值得高度重视。在本质上,国家安全是一个“公共产品”,它关系民生所望、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就灾害理论而言,许多灾害事件发生之后,常常会诱发出一连串的次生灾害,这种现象就称为灾害的连发性或灾害链。灾害链中各种灾害相继发生,从外表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而其内在原因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欣喜地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的诞生。设立这样的国务院组成机构的目的就是为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期盼尽快地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法制保障、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编织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公众安全预防和防御网,一旦灾害发生,能够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最大可能地保护生命与财产安全,以告慰在过往各类灾害中罹难的生灵。
以上,是为祭。
注:此文是基金课题项目:《灾害阈值在城乡地震灾害防御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地震局老专家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1823)研究内容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
赵阿兴(1954-),男,国际资深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专家,政府顾问,政协特邀委员,首席风险管理咨询师。是国际自然灾害学会(NIH)最高奖--优秀论文奖的首位华裔获奖者(1992年)。主要从事灾害学、全面风险管理、风险控制、可持续发展和灾害损失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