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香港中小企的兩大挑戰

2018-04-26
来源:香港商報

  周八駿

  40年前,中國內地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香港製造業接近高峰。1980年內地成立4個經濟特區,香港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是24%,製造業員工佔本地總就業人口的比重是42%,從此,這兩個比例「江河日下」。

  內地改革開放、成立經濟特區,同香港製造業飽和,這兩件事不相干,但是,同時發生而又恰逢內地向香港打開門窗,於是,二者就產生了聯繫。這就叫「風雲際會」。

  「天時」——內地改革開放,「地利」——4個經濟特區有3個在廣東,其中,最大的深圳特區緊鄰香港,「人和」——香港居民相當多是來自廣東的移民及其後代,他們在廣東省珠江三角洲有親戚朋友,三者齊備,吸引香港製造業從上世紀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的10年間大規模遷至廣東省珠三角,與香港服務業形成「前店後廠」的分工和合作。

  或現結業購併潮

  那是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的濫觴,也是香港中小企的黃金歲月。香港製造業中小企通過北遷廣東省珠三角得以發展壯大。有一項數據:1984年至1994年,香港本地製造業僱員由84萬人減至43萬人,遷至廣東珠三角的工廠則僱用500萬人。與此同時,香港本地服務業的中小企通過為北遷的規模大得多的工廠提供服務也得到發展。在頗大程度上,正是那樣的造化,讓今天香港企業仍然是絕大多數為中小企業。

  然而,時過境遷。今天,香港中小企面對兩大挑戰:一是香港本地經濟轉型將提速,科技和創新驅動的新產業和新行業鼓勵和允許生存的中小企業,是資本和知識密集型的,香港既有勞動和資本密集型的中小企不可同日而語;二是本地勞資關係發生丕變,強積金對沖機制面臨取消,標準工時立法要求依然存在,勞動和資本密集型的中小企承受沉重成本壓力。兩大挑戰迫使香港中小企必須作出抉擇——或者想方設法脫胎換骨轉變為「獨角獸」一類的嶄新的中小企,或者再次向外轉移、另找能夠生存之地,否則,唯有在本地結業或購併。

  問題是,向外轉移何處是能夠生存之地?上世紀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遷至廣東珠三角的工廠,在10多年前就面臨再度遷移問題,因為,廣東珠三角的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都大幅提高了,勞動或資本密集型製造業再也無法生存。但是,成功向其他地方遷移的例子不多,選擇結業返回香港的不少。今天,廣東珠三角已是創新和科技產業主導,香港本地服務業勞動和資本密集型中小企豈能前去插足?

  由傳統中小企蛻變為「獨角獸」不是不可能,但肯定是稀罕。沒有包袱的年輕人創辦「獨角獸」固然不易,成年人擁有的傳統中小企「鳳凰涅槃」則「難於上青天」。

  因此,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不能低估,未來5年至10年,香港本地中小企可能出現結業或購併風潮。

  港需要大型跨國企業

  現屆政府精心設計了逐步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的方案,並表示這是初步方案,將吸收所有持份者意見加以完善。政府方案的側重點是幫助和鼓勵中小企逐步取消強積金對沖而不裁員。這是合情合理的。政府當然不能公開把有些中小企可能選擇結業而非裁員來因應強積金對沖機制被取消作為一種前景來分析。但是,政府和社會各界應當估計那是一種可能出現的前景。

  從香港長遠發展看,本地企業絕大多數為中小企業的格局必須改變。香港需要一批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跨國企業。但是,香港本地以地產為主業的大型企業國際化程度普遍不高。香港既有跨國企業在香港的產業分布,一方面,與香港必須向知識經濟轉型的要求有差距,另一方面,正承受地緣經濟格局轉變的沉重壓力。因為地緣經濟格局轉變,曾經在航空運輸業叱風雲的國泰慘淡經營。因為地緣經濟格局轉變,曾經名列全球第一的香港貨櫃港無可奈何地滑落,今年很可能跌至全球第七。因此,特區政府需要進一步轉變關於香港經濟發展的觀念,在推動強積金對沖機制取消的同時,幫助香港中小企盡可能平穩地經受轉型、結業或購併的考驗,推動香港形成一批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跨國企業。

[责任编辑:肖静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