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

探訪閱兵訓練村:三軍儀仗隊首現男女混編

2015-08-23
来源:香港商報

  中外記者探訪閱兵訓練村

  三軍儀仗隊首現男女混編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木子、敖雷北京報道:昨日,國務院新聞辦組織中外記者探訪勝利日閱兵訓練基地。徒步方隊指揮部新聞發言人劉士胥表示,相信到9月3日,大家會看到編排精采、非常震撼的閱兵和分列式。三軍儀仗隊軍旗手張洪傑表示,勝利日閱兵是向用生命換來現今和平生活的英雄前輩表達敬意,更希望國人銘記歷史,珍視和平。此外,督察機制、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品質監測預報預警會商機制、應急工作機制、環保宣傳機制也全面啟動,確保空氣質量呈現「閱兵藍」。

  將軍士兵同受閱

  9月3日勝利日閱兵最大亮點之一是50位現役中將、少將指揮員與萬名士兵共同受閱。劉士胥表示,徒步方隊有20位將軍參加受閱,將軍領隊充分展現我軍高級指揮員當兵打仗、練兵打仗、身先士卒、率先垂範的良好形象。至於閱兵式的形式和細節,他保證說,大家一定會看到編排精采,非常震撼的閱兵和分列式。

  在閱兵訓練場上,有3次國內閱兵和5次國外閱兵經歷的軍旗手張洪傑表示,每一次參加閱兵的訓練其實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是勝利日大閱兵是對用生命換來現在和平生活的英雄前輩們表達敬意之情,也希望能夠通過閱兵教育現在的國人一定要銘記那段歷史,珍惜現在的和平。

  閱兵場只有「軍人」

  此次閱兵式首現與男兵混編的三軍儀仗隊女兵,她們在裝備和訓練要求上與男兵都完全一致。張洪傑認為,「在戰場上,在閱兵場上,沒有女兵和男兵之分,只有軍人的稱號。」

  三軍儀仗隊女兵中隊中隊長程誠坦言,與男兵混編不乏困難。比如,佩槍重量和男兵一樣均為6.5斤,一開始就給女兵帶來一定困難,每次訓練完畢卸下裝備都會感覺一身輕。她說,閱兵訓練最難忘的就是戰士們以與男兵一樣的標準和規格,通過努力和科學訓練克服了困難,達到閱兵標準。

  女兵淡妝上陣顯英姿

  29歲的趙穎參加過國慶60周年的閱兵,「人生能有兩次走天安門的機會,真的很難得。」她表示,相對男兵,最難克服的就是體力和挎槍。剛開始訓練時有壓力,因為之前在儀仗隊也就是四人對列,閱兵則要求17人對齊,而且男生的肩膀都比較寬,站在他們後排,對齊很費勁,但經過訓練,調整得不錯了,越是臨近閱兵越是信心十足。

  作為第一批進入三軍儀仗隊的女兵,在上訓練場前還有一項特殊的訓練,由專門的化妝師指導女兵妝容。趙穎表示,主要以大方自然為主,基本色調都是統一的,淺色眼影加桔色口紅。除了統一提供的化妝品外,女兵也會加一些自己的「私家貨」補妝。

  程誠說,雖然每天會在訓練前妝點自己一番,但大多數時間還是用在訓練上。「時間特別短,

  用不到百天時間亮相。」她透露,每天閱兵訓練時間8個小時,現在做到了站立兩個小時不倒。

  7省聯合減排確保「閱兵藍」

  另據北京市環保局局長陳添介紹,為做好「抗戰勝利日閱兵」空氣品質保障,8月20日至9月4日,為期16天的「5+4」(5個委辦局聯合督查組和4個環保部門督查組)督查機制全面啟動。

  同時,京津冀及周邊4省區空氣品質監測預報預警會商機制全面啟動,定期向「兩大活動」指揮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報送空氣品質監測信息,確保空氣呈現「閱兵藍」。

  花絮

  女兵閃耀閱兵村

  閱兵進入倒計時,天公造美,京城周末天氣好得不得了。

  本次閱兵記者期待已久。消息一公布,媒體就不停打聽何時可去參觀,因而昨天中外記者聯合探訪反應熱烈。可能急着去訓練現場,第一站記者會竟然出現冷場,第一個問題後,主持人三催四請都沒人舉手。有行家笑言,拍女兵才是今天的硬菜。

  第二站參觀宿舍,大家就已「走不動」——各種特寫拍個不停,還有行家又在找女兵房間,結果要工作人員再三敦促才願離開。

  不過,當車子進入訓練現場,行家們就後悔沒有早點離開舍宿。躍入眼簾的是一眼望不到頭的士兵方陣,再加上人在車上,居高臨下,司機又緩緩地開,甚有那種首長檢閱部隊的感覺。

  可能洞悉記者們的心思,車子剛好在女兵訓練的位置停下。藍天下,合體的禮服,精緻的妝容,整齊的步伐,溫柔的外表配上堅毅的神情,散發出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魅力。尤其是穿白色空軍服的女兵,一提黑色的及膝長靴,走過紅色的習大大拍手宣傳畫時,真是一幅絕配的照片。

  部隊裏,女生還真是硬漢們的最好互補,不只讓方陣更有亮點,接受採訪時,女兵都比較放鬆,不像男兵們都有點鐵口銅牙,講着標準答案,讓行家們覺得有點悶,女兵基本上都是有問必答,和記者們的互動比較融洽。還有內地媒體乾脆帶着自家報紙,讓她擺各種甫士拍照,也不見不耐煩。

  烈日當空也沒有影響記者們的熱情,工作人員不停廣播要上車離開了,都沒有人動,後來又威脅車要開了,大家還是不動,結果只能是指令女兵停止訓練,趴在地上的記者們才不得不起來,依依不捨地上車走人。

  香港商報記者 木子 敖雷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