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

臺“反課綱微調運動”學生沖入“教育部”大樓

2015-07-17
来源:台海网

全臺反課綱學生到臺“教育部”抗議,有十人沖入辦公大樓,場外有數十名學生與警方僵持。

  原標題:臺灣“反課綱微調運動”發酵 民進黨被疑是幕后推手

  臺海網7月17日訊 據華夏經緯網報道,今年8月1日起,臺灣將實施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新版本,此消息鬧得沸沸揚揚,至今眾說紛紜,甚至還有部分團體鼓吹學生要發動學運。繼本月5日反課綱游行之后,13日又有高中生聚集臺“教育部”,打著“撤回黑箱課綱”的標語推擠闖進“教育部”,鐵門都被擠的歪曲變形。“反課綱微調運動”,已經溢出校園在社會上發酵中。

  反課綱微調戰爭升級

  最近幾個月來,抗議課綱微調活動遍地開花。7月5日下午,200多位臺灣高中生在“教育部國教署”北部辦公室前舉行“反黑箱課綱微調陳情抗議活動”,要求撤銷微調的高中課綱,并限期“教育部”7月10日前回應,否則將會有更激烈的抗議行動。

  對于學生的訴求,“教育部”提出3點回應:一、新舊版教科書并行,以尊重教師專業自主選書權;二、新舊版教科書爭議部分,不列入大學入學考試命題;三、即刻啟動課綱檢討程序,同步推動大家一起寫教材計劃。“教育部”表示,微調的課綱如期于8月1日上路。

  民進黨被疑是幕后推手

  反課綱學運動作頻頻,這次被動員的是稚氣未脫的高中職生,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公然呼應企圖將事端擴大。臺學者質疑蔡英文已把黑手伸進高中校園,灌輸學生仇恨觀念,也證實她就是“反課綱學運”幕后推手。

  ※蔡英文公然呼應——看到年輕的孩子們勇敢站出來,帶著純真求知、理性思辨的心靈,任何人都不應該用政治的角度來看待。有這樣的下一代,臺灣充滿希望,反而是大人們應該好好反省,我們需要努力的還有很多。我們認為,課綱的內容必須回歸歷史真實,課綱的制定必須嚴守客觀專業。如果現在的臺當局不愿意改正,明年就讓我們扛起這個責任。

  ※民進黨資助收據現形——“課綱微調的真相”臉書粉絲團日前公布來自反黑箱課綱北區社團的照片,內容是2張購買“傘”的收據打著民進黨統編,換言之可向民進黨請款。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總召朱震坦承,該場活動確實有和民進黨、臺聯黨等政黨合作。

  ※綠營“執政”縣市連手抵制新課綱——去年初,民進黨決議6個綠營“執政”縣市,將連手抵制新版高中歷史課綱。歷經“九合一”選舉之后,2015年,柯文哲聯合民進黨,組成全臺13個縣市統一戰線,共同反對“教育部”的高中課綱微調。

  反課綱微調支持與反對拉鋸

  高中歷史課綱微調引發島內外不同反應。

  支持

  洪秀柱:年輕人關心公共議題、參加社會運動,本是好事,但請勿把政治的意識形態之爭染指到教育場域,把學子充當政治表演的道具。“蔡英文應就其所扭曲的真相,向所有人致歉。

  臺作家:抗議課綱微調從頭到尾都是政治動員,抗議團體對未成年的15歲少年做政治洗腦,用”課綱“做幌子,把”臺獨“政治勢力,大刺刺的打進高中。

  臺學生:反對課綱微調者無所不用其極,對課綱委員用幾近抄家滅族的方式人格謀殺營造”綠色恐怖“氛圍。

  陸媒:文史學科的教育會影響青年一代的社會觀,為引導和培養青年樹立正確的社會觀,課綱理應尊重歷史、還原真相。

  臺媒:臺灣以”反黑箱“為名的反課綱運動,最近沸沸揚揚,但它其實卻在強制清洗下一代民眾的記憶,讓他們忘卻自己的歷史及現狀之由來。

  反對

  李登輝:1997年臺灣地區領導人任內,為了讓年輕一代認識臺灣歷史,開始編撰認識臺灣的教科書,現在要拿掉,我不太同意。

  蘇貞昌:”教育部“微調高中歷史課綱這不是微調,這是態度的改變,這完全就是轉個態度。

  民進黨發言人:臺當局以黑箱方式強推帶有特定意識型態的課綱,教育不是洗腦工具,現在不是戒嚴時代,臺灣民眾也絕對不會容忍黨國教育再度復活。

  賴清德:臺南市政府將要求所轄的4所完全中學,使用現有課綱的教科書,不隨”教育部“調整課綱起舞。

  撥亂反正刺痛”臺獨“神經

  1997年李登輝強行推出”認識臺灣“教科書,這是”臺獨“教育的第一步,第一次開始用”中國“來稱呼對岸。之后李登輝和陳水扁的課綱,當然是不折不扣的”臺獨共和國“教科書,而這樣的教科書一直用到今。馬英九”執政“后期,終于對這樣的”臺獨“課綱稍稍修正。

  但對”臺獨“課本的修正,”臺獨“就受不了了,他們非常警覺。”臺獨“正在享受掌控教科書的甜美果實,”臺獨“認為日本才是善良的”母國“,臺灣是他們的”國家“。這樣,可以確保”獨派“勢力永遠”執政“。

  所以確保”臺獨“課綱是”獨派“的大戰略。只要掌控了課綱,也就掌控了教科書。掌控了教科書,就掌控了下一代的思想與意識形態。

  ”太陽花運動“與”反課綱微調“

  ”太陽花運動“與”反課綱微調“,兩項活動的發動源頭都是蔡英文。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