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

環保壓力倒逼能源戰略調整

2015-03-10
来源:香港商报

  今年不僅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新《環保法》的實施元年,在經濟增速換擋的新常態下,日前央視前記者柴靜一則關於霧霾的專題片《穹頂之下》戳中了國人內心深處的憂慮。改革開放30餘年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背后是高昂的環境代價。在犧牲環境的粗放式發展難以為繼的情形下,如何可持續發展考驗着中國未來能源戰略,也考驗着中國決策者智慧。專家表示,開放環保市場,可為中國經濟新添一個強大的增長點。作為新興大國,中國應爭取在第三次產業革命中走在世界大國的前列,在解決能源消耗增長過快、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問題的同時引領世界經濟技術的發展方向。香港商報記者 蔡易成

  穹頂之下 治霾成熱點話題

  2015年2月的最后一天,一部名為《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同呼吸共命運》的視頻,向中國輿論場投下了一枚「炸彈」,成功地在兩會前夕引爆并且引領了治霾這一熱點話題。

  當下,環保已是高燒不退的網絡熱詞,也是兩會關注的焦點。環境污染的嚴重危害,穹頂之下蒼生都無法等閑視之,難以置身事外。治理污染,保護環境,已經是當下繞不開的民生話題。

  「霧霾」問題或許只是個引子,柴靜的紀錄片更多是叩問政府對環境保護監管失位以及中國能源體制改革兩大難題。改革開放30餘年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背后有着高昂的環境代價,以犧牲環境的粗放式發展難以為繼。在此情形下,如何協調環境與發展的問題,以及中國未來的能源戰略該如何選擇,都成為考驗中國決策者智慧的世紀難題。

  李克強重拳問責污染

  環保作為備受關注的公共議題,近年來一直是全國「兩會」的熱門,今年也不例外。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延續着他對環保議題的一貫關注。

  李克強在今年的工作總體部署部分中,總計用697字談及環保和節能減排,特別提到嚴格環境執法,「對偷排偷放者出重拳」,「對姑息縱容者嚴問責」,為近年來罕見。

  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談及環保部署的文字達到797字,為近5年最高。而統計2011年至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工作部署內容,可以發現李克強總理談及環境保護的文字明顯增多。而溫家寶總理時期,除了2012年使用693字以外,2011年和2013年篇幅均為兩三百字。

  值得一提的是,近5年的報告明顯呈現出「少談成績,多談措施」的趨勢,今年的工作回顧部分,李克強更是僅用一語帶過環保成績:「繼續化解過剩產能,鋼鐵、水泥等15個重點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年度任務如期完成。加強霧霾治理,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指標超額完成。」

  在環境執法方面,報告指出要嚴格環境執法,對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讓其付出沉重的代價;對姑息縱容者嚴問責,使其受到應有的處罰。

  在產業發展方面,在2014年「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生機勃勃的朝陽產業」的基礎上,今年要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新興的支柱產業。

  在生態保護方面,李克強強調森林草原、江河濕地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綠色財富,必須倍加珍惜。今年要推進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拓展重點生態功能區,辦好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開展國土江河綜合整治試點,擴大流域上下游橫向補償機制試點,保護好三江源。擴大天然林保護範圍,有序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今年新增退耕還林還草1000萬畝,造林9000萬畝。

  新環保法施行乏力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環保法修訂案》,新法已經於2015年1月1日施行。至此,這部中國環境領域的「基本法」,完成了25年來的首次修訂。這也讓環保法律與時俱進,開始服務於公眾對依法建設「美麗中國」的期待。

  新法已施行兩個餘月,具體效果如何牽動着社會各界的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潘嶽3月2日通報了新《環保法》生效以來的進展情况。他指出,新《環保法》現在最突出的問題是執法弱,大量環保法律法規得不到遵循。

  新環保法雖被稱為「長了牙齒的法律」,環保部門卻廣泛面臨人手有限、執法裝備差等難題,難以滿足執法需求。而相對缺少公共財政支持的現狀,也使基層環保部門的工作經費大量來自執法,司法公正性和嚴肅性難保,頻頻呼喊「小馬拉不動大車」。

  在這樣的呼喊聲中,2月27日,51歲的陳吉寧從清華大學校長位上轉任中國環保部長,是目前國務院部委中最年輕的正部長。他在環保界尤其是水污染治理領域擁有很高聲譽,因此受到中外媒體的高度關注。

  3月7日,陳吉寧就「全面加強環境保護」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涉及霧霾治理、環保法實施、水土污染治理、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等。陳吉寧說:「我對我國的環境治理充滿信心。」

  公眾都比較關心新任的環保部長對於令人憂心的「霧霾」問題,將有什麼新的治理舉措。陳吉寧說:「從國際經驗和『APEC藍』實現的過程來看,我們要實現大氣污染質量的明顯好轉,不能靠老天。能不能做到?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難度確實很大,需要我們付出額外的努力。」

  從陳吉寧的表態中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個要全社會群策群力去解決的命題,指望着某個人上任就可以讓難題迎刃而解實在是不切實際。中國環境污染治理的問題是复雜的,要正視其治理難度,既要找方法也要有耐心。

  環保產業成新增長點

  隨着2015年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加大,陳吉寧關於環保拉動經濟增長的觀點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陳吉寧表示,未來幾年環保投資需求大約8至10萬億水平,環保本身也是當前和今后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推動力。

  陳吉寧說,「中國在未來的幾年環保投資需求非常大,大概8至10萬億元的水平上,而且這個投資沒有重复建設,長期受益,是一個好的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國家這些年環保的投入逐漸加大,過去三年全社會環保的投資,每年大概新增1000億元。」陳吉寧指出問題所在,目前中國的環保投資仍是靠政府主導,政府投入占的比例30%至40%之間,因此應該帶動社會資本進入到這個市場,從而來帶動中國經濟的發展。

  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表示,除了基礎設施建設外,環境治理也可以成為一個增長亮點。李稻葵說,環境治理可以打造成一個經濟增長點,「不要把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對立起來」。治理環境不是靠不消費,不是推行走路上班。環境保護必須靠新的、先進的、高節能的、綠色的技術,這個過程是有社會效益的,能給百姓帶來福祉的。比如德國的鋼鐵,跟我們的鋼鐵廠相比,那是綠色的,如果把德國的鋼鐵廠拿來做的話,就可以稱為環保產業。「廣義的環保產業是非常大的,所有的重工業都可以變成環保產業。」

  參與全球能源革命

  回顧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路,可以發現,西方發達國家所走過的環境保護道路是先發展經濟,后保護環境;先污染,后治理。在當今世界格局中,環保與能源問題已經成為了所有國家的發展咽喉。中國作為一個正處在高速發展期的國家,能源戰略的制訂就顯得更為重要,如何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部署能源戰略,將對中國下一步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影響。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能源工作做了具體部署,提出「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積極發展」水電,「安全發展」核電,而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這些能源的表述均為「鼓勵」。有外媒指出,這意味着中國將掀起一場可再生能源「革命」。

  分析人士指出,能源革命的呼聲日漸高漲的背景是60年代以來,隨着全球人口的急劇膨脹,人類的能源消費大幅度增長。眾所周知,煤炭、石油均為不可再生的礦物能源,按現在的能源消耗,世界上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等生物化石能源將在幾十年至200年內逐漸耗盡。另外,大量礦物能源的燃燒,是造成大氣污染、「酸雨」和「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張茉楠表示,面對日益突出的能源供需矛盾和國際能源格局變化,未來中國必須充分利用全球能源資源,這是中國能源安全必須堅持的長期戰略。不但要「走出去」,也要「拿回來」,也就是要通過能源資源勘探開發、貿易和科技合作,以及運輸管道建設、能力建設,建設完善的能源資源貿易基礎設施,真正把資源「拿回來」,增強對國際大宗能源資源市場的影響力和定價權。

  張茉楠表示,全面深化能源資源外交應當作為中國全球戰略的核心。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各種資源的需求不斷加大,中國如何與資源供應國強化經貿聯繫,建新型供給體制,充分發揮能源國際合作機制的作用意義重大。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可以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并通過油氣勘探開發、油氣通道、工業園區、服務區等重大合作項目,進一步提升能源資源國際合作水平。

  最后,她亦指出,中國還要爭取在全球能源革命中不斷塑造中國新優勢。中國作為新興大國,應充分考慮全球能源革命對中國向經濟強國邁進的戰略意義,爭取在第三次產業革命中走在世界大國的前列,在解決能源消耗增長過快、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問題的同時引領世界經濟技術的發展方向。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