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

李克強談“光棍節”有何深意

2014-10-31
来源:一財網

  “光棍節”走上商業舞臺,也進入高層話語圈。10月2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上,李克強總理就談起即將到來的“光棍節”,并以此強調要培育新業態、新產業、新消費熱點。“過去幾年,電子商務發展造就的‘光棍節’,掀起了網絡購物熱潮,是消費增長的一大亮點。”

  這不是李克強第一次注意到光棍節,2013年11月,在一場有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出席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李克強和馬云有一段對話。馬云當時說:“光棍節是我們創造出來的,今年是第四年。11月11號我們認為是中國消費者日。”李克強則強調,“你們實際上是創造了一個消費時點。”

  當然,如果仔細推敲這段話可以發現問題,那就是“光棍節”其實早已經存在,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初的校園文化,那時馬云還不知道互聯網為何物。因此,馬云說他們創造了光棍節,那只能說他們成功地把“光棍節”改造成為“購物狂歡節”。李克強的定義才更準確,那是創造了消費時點。

  歐美國家會有圣誕購物季,中國也會有春節購物季,其實沒有誰能夠創造一個全國性的購物節,不過是順應了網購的潮流而已。筆者在一年前曾經撰文《雙十一是場虛幻的盛宴》提到,雙十一“這一天的天量交易額將并不真實的需求放大,不過是把之前和之后的購物需求集中在這一天,數字上放大了10倍而已,人們的真實網購需求并不會放大10倍。”

  光棍節沒有圣誕或者春節激發的特定商品,圣誕節會各種圣誕特殊禮品,圣誕卡、圣誕樹,春節也會有各式年貨,這種商品與節日本身息息相關,之前之后都不太有人會采購,這是扎實的消費。但是光棍節沒有這種非買不可的商品,無非是之前之后的日常消費用品集中采購。

  當然,筆者也不否認這種購物的帶動效應,確實可以刺激人們的消費欲望,尤其是看到瘋狂的打折廣告時。網絡購物對于傳統實體店的采購既有替代,也有補充,更有激發。只不過,這種光環效應集中在雙十一這樣的狂歡節日上了。

  李克強談到光棍節,著眼的也不是那天的巨大成交量,而是看到欣欣向榮的網絡購物市場,尤其是網絡購物對于快遞等上下游行業都有很強的帶動作用。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李克強要求有關部門要考慮,怎么通過信息基礎支撐、物流便利化等方面創造條件,推動網絡購物的發展。

  在今年“兩會”上,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到:“要深化流動體制改革,清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的各種關卡,降低流通成本,促進物流配送、快遞業和網絡購物發展。充分釋放十幾億人口蘊藏的巨大消費潛力。”如今,這些承諾正在逐漸兌現。

  網絡購物的興旺,不僅為廣大消費者帶來便利,還創造了數以千萬計的就業創業崗位。尤其是網絡沒有邊界,人們可以就近上班,不需要背井離鄉去找工作。哪怕是遠在中西部的小鄉村,只要有信息網絡、物流網絡連通,那么貨物與錢款的流動也會源源不斷。

  今年9月,在出席第八屆夏季達沃斯論壇致辭時表示,中國經濟每一回破繭成蝶,靠的都是創新。他暢想13億人口中多達8、9億的勞動者都動起來,投入創業創新和創造。能夠讓這一設想變成現實的,目前一個最好的方式就是網絡創業,哪怕是開個網店。

  網絡購物所帶動消費市場的活躍,也在深刻地改變中國的經濟結構。因為長期以來,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我國的投資、出口增長都不錯,比重也較高,但是消費卻增長乏力。近三年,我國的消費率雖然逐年小幅回升,2013年達到49.8%,但仍然低于投資的貢獻率54%。

  要知道,發達國家的消費率一般都在60%以上,美國甚至達到80%左右,這種消費率也支撐著經濟的獨立健康的發展。中國的消費增長還是具有較大的潛力,尤其是發展型、享受型消費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正是從這些角度看來,李克強提到“光棍節”并不只是看好某家電商的生意興隆,而至少是有三重深意:一是網絡購物方便了廣大消費者,給大家帶來前所未有的購物體驗;二是網絡購物的發達大大降低了就業和創業的門檻,讓普通勞動者有了改善生活、實現夢想的機會;三是網絡購物促進消費的擴大和升級,優化經濟和產業結構,為中國經濟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