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15

重新認識肥胖

2014-07-22
来源:香港商报

         

  導致肥胖的最根本原因并非是攝取過多熱量,而是過多的糖分,特別是白糖,高濃度玉米糖漿,以及升糖指數高的食物,另一方面,近年出現的無糖飲品,雖然致肥的機會較低,但卻為飲用者帶來其他的健康風險,例如常用的甜味添加劑阿斯巴甜,在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就有超過一萬宗的副作用投訴紀錄,據說引起的臨床症狀多達九十種,近期發表的以恒河猴為對象的動物實驗結果顯示,長期攝取阿斯巴甜可能引起腦部血管性癡呆,相信與阿斯巴甜的代謝產物甲醇的毒性有關。所以,不管是糖分還是甜味添加劑,同樣具有一定的風險,似乎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改變我們的飲食口味。此外,根據上述原因,目前被廣泛推介的健康飲食金字塔內各食物比例需要作出調整。

  大約三四年前,我首次聽到「吃肥肉減肥」的理論,是由一位曾經擔任國家領導人保健醫生的退休中醫所提出,他認為很多人因為減肥而完全戒吃脂肪是錯誤的做法,最近我翻閱某外國醫生談論肥飲食的文章時,發現他有相似的見解,認為應該攝取健康的脂肪酸,并指出很多人對膽固醇的認識不正確,有關內容值得在此和大家分享。現在很多人都聽過「三高」這個名詞,對高血脂不會陌生,并且往往把膽固醇等同於脂肪,加上近年的健康產品廣告把高膽固醇形容為心血管疾病的根源,所以大家的印象就是盡量避免吃膽固醇含量高的或脂肪類食物,把膽固醇控制得越低越好,然而,膽固醇不但并非像宣傳廣告描述的那樣「大奸大惡」。相反,它是我們身體每個細胞都需要的組成部分,故此,體內大部分膽固醇是由我們自身合成,除了是細胞膜的組成部分外,膽固醇也是體內重要荷爾蒙的前期原料,沒有這些原料,就不可能合成非常重要的雌激素、睾丸酮等,至於動脈粥樣硬化及相關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和其中一種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有關,研究發現它可以引發血管壁炎症,一旦炎症出現,血小板,纖維蛋白及其他炎症因子相繼沉積到血管壁,造成動脈硬化甚至血栓形成,血栓脫落游走到重要的心血管或腦血管便產生冠心病急性發作或中風。膽固醇可分成至少四類,而低密度膽固醇只是其中一種,我們不能用它代表整體,其實,對人體健康造成最大威脅的是反式脂肪,經加工或高溫處理后形成的脂肪衍生物。

  回到攝取健康脂肪酸與減肥的論點,健康脂肪酸的來源包括果仁、橄欖,或者魚類(大家熟悉的奧米加三),如果按每天攝取熱量計算的話,健康脂肪酸提供的熱量應該占百分之七十,其餘百分之三十由蛋白質、蔬果和碳水化合物提供,臨床研究發現,這樣的飲食配合適當運動量可以有效減輕體重。撰文:駱醫生(drlok@mindbodyfitnesshk.com)

[责任编辑:劉宇婷]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